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智慧工地为传统工地带来新生 未来有待进一步推广

2019-12-30 13:34      责任编辑:唐夏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智慧工地为传统工地带来新生 未来有待进一步推广

  智慧工地是智慧化工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AI的重要落地场景。智慧工地综合运用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和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围绕人员、机械、物料、方法、环境等关键要素,建立信息智能采集、管理高效协同、数据科学分析、过程智慧预测的施工现场立体化信息网络,对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管理活动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管理对象的信息进行智慧化处理和存档,以此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技术创新和迭代驱动下的信息技术行业高景气以及国家政策推动下的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提升,使得我国智慧工地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工地项目落地。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智慧工地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我国智慧工地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
 
  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以及工程项目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高效率使得智慧工地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入场,行业内百花齐放,广联达、上海鲁班等企业凭借技术、规模、资源等方面的先发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但总体来看,各企业分散竞争,市场份额均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目前,下游行业对智慧工地的认知度还较低,我国只有部分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市场应用有待深化,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在稳步推进中,传统的施工方式在施工进度、物料调度、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突出问题,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打造智慧工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建设施工管理、加强建筑方和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提升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水平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在BIM、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绿色建造”、“智慧城市”等新型建设模式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工地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