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占据着重要地位,粮食物流是粮食从生产到消费之间重要的支撑性产业,为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对粮食物流行业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经过长期不断进步,我国粮食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现代化水平发展不足,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改进。
我国粮食物流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其中,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运输性强、运输速度快,在粮食物流市场中份额占比最大,占据半壁江山;水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份额占比位列第二,占据四成份额;公路运输灵活性较高,但运量较小,持续性较差,份额占比仅为一成。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是我国粮食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
粮食物流主要包括包粮流通与散粮流通两大类,散粮流通主要以集装箱式运输为主,具有装卸方便、有效保护粮食品质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市场中,粮食物流是散粮流通为主,而我国包粮流通仍占据一定份额。包粮运输以塑料编织袋为主要包装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对装卸、堆叠作业造成较大困难,同时包装也会严重损耗,对粮食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塑料编织袋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随着散粮运输方式的推广,我国粮食物流中散粮运输规模占比不断提高,但我国粮食物流行业依然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不足、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等问题,与我国粮食生产大国地位以及每年粮食流通总量不相适应。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粮食物流行业还需不断完善系统化运作机制。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印发《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实现粮食物流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粮食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会逐步解决,现代化建设水平将不断提高,运作机制将不断完善,相较来说,未来散装集装箱式粮食物流方式更具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