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功能性食品的作用主要包括增强人体体质、防止疾病、恢复健康、调节身体节律、延缓衰老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转变,我国居民肥胖率、亚健康率不断提升,叠加社会老龄化持续加深,使得国民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随之不断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功能性食品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5-2019年,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2015-2019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以高于全球市场的平均增速快速增长。初步估算,2019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元以上,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快速成长期,21世纪以来,国外功能性食品品牌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布局,国内生产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多,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阶段,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
按照原料来划分,我国功能性食品主要可以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益生菌类、真菌类、生物活性物质类等。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尽管大中型企业比例在不断提高,但小型企业数量占比依然较大。大型企业具有规模与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可靠性较高;小型企业在资金、研发创新、技术工艺等方面实力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国产功能性食品质量良莠不齐,相关负面事件频繁爆发,降低了我国消费者信任度,叠加国外功能性食品品牌的强势进入,本土品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我国实力较强的功能性食品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不断加大投入,产品性能与质量不断提高,知名度较高的品牌逐步获得消费者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其他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转变,我国亚健康人群及慢病患者不断增多,在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功能性食品受到市场欢迎,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中,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并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更为青睐进口品牌,同时,知名度较高、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无法得到市场认可的品牌未来发展空间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