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露天现场以及剧院中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演出活动。按照演出场所来划分,我国旅游演艺可以分为主题公园演出、实景演出、独立剧场演出三大类。随着国民旅游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旅游演艺市场快速发展壮大。
旅游演出具有主题明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欣赏性强、商业特性明显等特征,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同时,旅游演出也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弊端。旅游演出行业发展与旅游业市场景气度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周期性;部分旅游演出场所露天,会受季节以及气候的影响。在安排旅游演出项目时,扬长避短是运营商所需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1世纪以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旅游演艺项目中,主题公园演出剧目主要有《宋城千古情》、《大宋东京梦华》等,剧目数量占比为11%;实景演出剧目主要有《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长恨歌》等,剧目数量占比为27%;独立剧场演出剧目主要有《云南印象》、《又见平遥》等,剧目数量占比为62%。我国旅游演艺市场中,独立剧场演出剧目份额占比最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以前,我国旅游演艺行业收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于2013年到达高峰,收入规模超过60亿元。2014-2016年,我国旅游演艺行业收入规模逐年下滑,2016年到达低谷,收入规模仅为2013年的一半左右。2017年以来,我国旅游演艺行业收入规模开始回升,初步估算2019年收入规模到达40亿元左右。
随着市场景气度回升,以及国内政策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我国景区与主题公园对旅游演艺的重视度提升,2019年新开发的项目陆续落地。旅游演艺项目前期投入较高,且成本回收周期较长,而我国旅游演艺行业收入以门票收入为主,盈利模式单一,因此大部分旅游演艺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不足10%的项目能够盈利。在未来发展中,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在经营模式方面还需持续探索。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经过长期发展,现阶段我国较多知名景点与主题公园已经开发了旅游演出项目,旅游演艺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为形成差异化竞争,我国优质旅游演艺项目在特色化方面较为注重,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但行业整体经营观念依然不成熟,营收主要依靠门票收入。为扩大营收渠道,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可以开发衍生品销售以及餐饮服务等项目,来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