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具有及时快捷、覆盖面广、易接受性、情绪感染等多种特征,可以借助广播、对讲机等信息传播方式,迅速传递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相关应对措施。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通信系统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信息传递给民众,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通信行业细分产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产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还不健全,再加上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各地应急通信建设的经验和投入力度不尽相同,导致应急通信产业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推进速度快慢不一等问题,进而影响我国应急通信产业体系和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这也成为制约中国应急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应急通信定位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用以实施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工程,完善应急通信覆盖网络,打造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平台,保障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信息传播高效快捷和安全有序,我国应急通信产业随之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应急通信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2013年成立了国家应急广播中心。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公共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进而推动应急通信需求的上升,中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国内应急通信产业发展较晚,但受益于国内应急产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应急通信行业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未来,在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大背景下,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