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共五个省市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林区总林业用地面积为5819.78万平方千米,有林地面积3627.00万平方千米,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23%,森林覆盖率36%。目前,西南地区已经形成以四川、贵州、云南为主的木材生产大省,占其木材产量的95%左右;四川、重庆、云南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木材主要需求区域。
为防止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和乱砍滥伐,我国实施采伐限额管理。西南地区也逐渐加强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例如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保工程,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6年云南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在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总和作用下,2010-2019年西南地区木材产量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2010年西南地区木材产量为783万立方米,2015年减少到672万立方米;2016年以来,在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西南地区木材产量逐渐回升,2019年产量达1194万立方米。
西南地区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其木材产量在全国市场占比较低,木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部分木材产品以满足其人造板、木质家具等行业发展需求。例如,四川省木材供应中,本土木材仅占10%左右,其余多是外省供应以及进口,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东南亚和非洲,其中俄罗斯进口品种主要是樟子松、白松;中国从缅甸进口木材90%以上通过云南陆路口岸进口,因而云南的泸水县片马镇、腾冲县猴桥镇和滇滩镇等边境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缅甸木材销售、加工为一体的木材产业区。2010-2019年,随着缅甸、老挝、泰国等主要进口来源国对中国实施出口限制,西南木材进口量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
受木材供给收紧影响,2010-2019年,西南地区的木材产量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量,需要大量从外省购入来满足其市场需求。新思界产业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西南地区木材行业市场前景及融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0-2019年,西南地区木材供需缺口在20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2019年西南地区木材需求量为3290万立方米,产量为1460万立方米。
未来,随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外主要木材进口来源国加强木材出口管制,西南地区进口木材供应将逐渐收紧;同时,得益于西南地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西南地区木材需求量将增加,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将加大木材产品发展支持力度,木材产量将逐渐增加,本地供给能力将逐渐增强。总体来看,西南地区木材产量和需求量都将呈现增加的态势,但其木材产量仍难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木材加工行业对木材的需求,供需缺口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