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作为居民生活中和食品等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食糖生产国以及第三大消费国,对糖类的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进而刺激了制糖业迅速发展。制糖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行业。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仍处于机械化制糖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具体来看,在2015-2017年期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从2015年的1572.63千公顷下降至1545.65千公顷,随后回升至1622.94千公顷,同比增长5.0%,但在2019年又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播种面积达到1620.00千公顷,同比下降0.2%。受种植面积的影响,我国糖料产量也呈现出波动式增长态势,发展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12169.06万吨,同比增长1.9%。糖料作为制糖的必要原材料,其产量的扩大也对我国制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制糖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国内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增长态势的一定影响,近年来我国成品糖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品糖产量达到1198.77万吨,与上一年相比下滑了18.6个百分点;而在2019年又回升至1389.40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5.9个百分点;截止到2020年5月,我国成品糖累计产量达到772.7万吨,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5.6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产糖量的不断扩大,大量食糖被出口到我国,进而对国内制糖业造成了较大冲击。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型制糖厂技术工艺仍然落后,大型制糖厂整体发展水平也相对不高,本土企业发展动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在此次冲击下很难保证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在未来,我国政府仍需要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助力大型制糖企业收购整合小型制糖厂,提升本土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四大食糖生产国以及第三大消费国,对糖类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而刺激了国内制糖业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国内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发展态势的影响,我国成品糖产量呈下降趋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国内糖料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进口糖持续挤压国内制糖企业市场空间,导致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减少,我国制糖业发展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