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是指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功能来实现料液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技术。膜分离具有选择性好、无相态变化、无化学变化、能耗低、可常温进行、适应性好、环保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气体及溶液的选择分离领域,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冶金、能源、环保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膜分离技术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显示,2012-2019年,我国膜分离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8%;2019年,我国膜分离市场规模达到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未来5年,我国膜分离市场仍将保持9.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00亿元以上,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膜分离技术所使用的膜材料,按照孔径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等。其中,反渗透膜截留能力强,可截留绝大多数离子与有机物,可广泛应用在水净化、海水淡化、料液浓缩等领域,是现阶段我国市场中应用比例最高的膜产品,需求占比达到48%左右。
膜分离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物理、数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流体力学、化工动力学等多个学科,行业进入的资金、人才、技术、经验壁垒较高。在全球市场中,膜分离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美国陶氏杜邦、美国科氏、美国空气化工、日本日东电工、日本东丽、日本宇部兴产等,这些企业具备规模、技术、品牌、产品线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大。
我国膜分离行业经过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研发创新能力较弱,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种类较少且技术含量较低,营收规模较小,这类企业数量占比达到80%左右。我国也有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品及服务种类较为齐全且附加值较高的膜分离企业,但这类企业数量少,市场份额占比较低。整体来看,我国膜分离行业格局较为分散。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对膜分离技术的需求不断上升,特别是随着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格,以及水资源稀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水处理、海水净化以及污水处理领域对膜分离技术的需求快速增长,拉动我国膜分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总的来看,我国膜分离行业前景广阔,相较来说,大型膜分离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种类、配套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更具竞争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占比将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