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弃物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包括感染性、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以及反应性等危险特征,长期接触将会导致人体中毒,甚至会引发癌症。危险废弃物不处理或者不规范处理将造成大气、水源、土壤等污染,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危险废物处理需求不断释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深受党中央、国务院重视,199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涉及危险废物管理相关内容;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进入萌芽发展阶段;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提出要“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将规范健康发展,未来行业空间广阔。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危险废物处理包括废物综合利用、废物处置以及储存三种方式,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2017年,我国危险废弃物处理量超过2500万吨,2018年,处理量接近3000万吨。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危险废物排放量日益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数据,2011年到2017年,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由3431万吨上升到6937万吨,增长了102%。
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集中度较低,目前,国内危险废物处理经营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偏多。根据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含医疗废物)共3220份,比2017年增加440份,增长16.6%,随着工业危险废物排放量日益增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市场集中度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危险废弃物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包括感染性、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以及反应性等危险特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十分不利。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集中度较低,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危险废物排放量日益增长,危险废物处理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在国家政策监管下,未来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