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壳聚糖微球当前应用规模偏小 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020-09-04 17:09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壳聚糖微球当前应用规模偏小 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壳聚糖又被称为脱乙酰甲壳素、甲壳糖、甲壳胺等,是当前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阳离子碱性多糖川,广泛存在于昆虫和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藻类、菌类等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在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维生素,年产量超过100亿吨。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吸附性、生物降解性、成膜性、亲水性,在化工、生物、材料、食品和环保等多种领域得到应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壳聚糖微球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表示,壳聚糖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发生烷基化、酯化、酰基化等化学反反应,引进多种功能基团,改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此外壳聚糖也可制成壳聚糖微球、壳聚糖纳米粒子和壳聚糖膜等多种形态,拓宽应用领域。
 
  壳聚糖微球制备方式多样,主要有乳化交联法、喷雾法、离子凝胶法以及沉淀法等,其中离子凝胶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溶剂带来的毒性和负面影响,从而可最大程度保持药物的活性,且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因此是当前制备壳聚糖微球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壳聚糖微球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根据需要制定出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壳聚糖微球,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当前壳聚糖主要被应用在药物载体、水处理、固定酶和细胞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逐步上升,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印染废水因其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成为一种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絮凝法是目前常用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效率较低,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毒性较大且难降解。壳聚糖在废水处理中具有无毒、可回收、无二次污染、生物降解性好等独特优势,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壳聚糖微球是壳聚糖的一种形态,当前主要被应用在药物载体、水处理、固定酶和细胞等领域,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壳聚糖微球作为一种原料来源丰富,且功效较好的绿色资源,当前开发不足,应用规模偏小,未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市场不断拓展,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