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创伤、皮肤病、失眠、痛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轻度心血管疾病等有治疗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改善人体体质、增强抵抗力。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悠久,在现代旅游业中,温泉旅游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健康观念与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温泉旅游受到市场青睐。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年温泉旅游行业细分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观念转变,我国居民对养生、休闲式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温泉旅游符合国民养生保健、休闲娱乐要求,消费人次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温泉旅游接待人数约为7.9亿人次,总收入接近2500亿元;2019年,我国温泉旅游接待人数约为8.1亿人次,总收入为2568亿元。我国温泉旅游市场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我国温泉资源丰富,在全国较多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四川、广东、东北、福建等地温泉资源最为丰富。我国知名度较高的温泉主要有四川螺髻九十九里、珠海御温泉、吉林长白山蓝景温泉、三亚珠江南田温泉、清远宝墩湖湖山温泉等。由于温泉资源分布地区不同,地质条件、温泉水质、当地风俗等存在差异,可利用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多样化温泉旅游项目。
早期,我国温泉旅游主要是温泉沐浴,经过不断发展,现阶段,按摩、桑拿、SPA、药浴、泥浴、奶浴、酒浴、鱼疗等多种项目相继出现,温泉旅游提供的服务日益多样化,向着休闲与养生一体化方向发展。另外,冬季是温泉旅游消费旺季,与其他形式旅游差异明显,可以形成互补,在其他形式旅游消淡季时进行推广,费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利好温泉旅游行业发展。
我国温泉旅游商业化发展时间较短,且早期发展较为粗放,基本是直接抽取温泉开店营业,附加项目极少。随着市场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外温泉旅游概念逐渐进入国内,我国温泉旅游服务项目不断增多,但较多温泉景区依然存在主题不明确、服务单一、不具特色等问题,行业整体产品及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提高客户粘性。我国温泉旅游行业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温泉在治疗部分慢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悠久,温泉养生概念深入人心,随着国民消费能力提升,温泉旅游发展优势日益明显。但与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成熟的日本相比,我国温泉旅游行业在产品多样化、服务特色化等方面差距较大,客户粘性较低,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未来还需持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