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铬铁又称碳素铬铁、大眼铬,是由铬和铁组成的铁合金,无毒无害。高碳铬铁外表呈块状,每块重量不得大于15kg,尺寸小于20×20mm不超过总重的5%。高碳铬铁的内部及其表面不得有肉眼显见的非金属夹杂物,但铸锭表面涂料不净时,允许其少量存在。
我国的高碳铬铁行业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吉林铁合金厂引进了前苏联敞开式矿热炉技术生产高碳铬铁。而后,浙江横山铁合金厂、上海铁合金厂、湖南铁合金厂、锦州铁合金厂、重庆铁合金厂等也相继生产高碳铬铁。
我国高碳铬铁企业已有百余家,分布于15个省(区)。传统上,我国高碳铬铁企业的分布以能源、资源邻近为主。2014年,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调整,国内高碳铬铁行业布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于内蒙地区电费、运输条件优越等因素影响,许多高碳铬铁企业向内蒙集结。
近几年,内蒙古地区高碳铬铁产能扩张迅猛,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碳铬铁生产区域。当前国内高碳铬铁的产能格局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主,西北以青海、宁夏为主,而北方以内蒙古地区为主。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高碳铬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高碳铬铁是生产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也是生产工具钢、滚珠轴承钢、热强钢等的重要原料。近几年我国不锈钢市场行情趋向企稳震荡,或有小幅上扬,但达不到大幅拉升的效果,已经宣布检修、减产的不锈钢企业很难提前复产。下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碳铬铁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整体增长性不大。
世界高碳铬铁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碳铬铁行业的技术进步。随着我国对于高碳铬铁行业的重视,对于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高碳铬铁行业将向着节省能源和劳动力、技术简单可靠、操作容易、投资省的技术方向发展,推进智能化生产与人工智能应用,打造科技型企业。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士认为,国内高碳铬铁市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