铼是一种银白色的稀散金属,是人类发现最晚的天然元素。铼是地球大陆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可溶于稀硝酸或过氧化氢溶液,不溶于盐酸、氢氟酸等溶液。铼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耐磨损等性能,在高温合金、机械制造、石油、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铼资源贫乏,铼市场价格较为昂贵,我国铼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积累,我国铼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铼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铼储量合计约2560.0吨,2019年,全球铼产量接近45.0吨,主产国为智利、美国、波兰,其中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铼生产国家,产量占比达到49%,其次为波兰。整体来看,全球铼产能十分集中,智利、美国、波兰三国合计产量占比达到88%。全球范围内,规模较大的铼生产企业有智利钼金属、波兰铜业、美国西雅里塔工厂以及中国铜业集团等。
近年来,我国铼产量较为稳定,保持在2.5吨左右,主要生产地区为江西、陕西、西藏、辽宁等。铼制品主要有高铼酸、铼酸铵(APR)、铼粉等,我国铼制品以高铼酸、铼酸铵产品为主。根据类型不同,我国铼矿可分为矽卡岩型、斑岩型、石英脉型、碳酸岩脉型以及斑岩-矽卡岩型等,其中斑岩型、矽卡岩型的铼矿最为常见,资源占比达到72.6%。
铼生产包括原生铼(矿山铼)和再生铼两种,2013-2019年,全球铼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8%,随着全球矿石资源日益紧缺,以及环保监管日趋严格,铼的回收率逐渐增长,2019年,全球铼回收量接近35.8吨,德国、美国、日本是铼资源回收的主要国家。
从需求端来看,铼下游三大消费领域为高温合金、航天航空以及石油催化剂。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快速发展,铼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其中石油催化剂对铼的需求较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铼产量将有所下降,铼供给将有所缩减,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企业应提前谋划,重视铼的安全供给,增强铼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铼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耐磨损等性能,在高温合金、机械制造、石油、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铼市场需求不断释放,目前我国铼产量较为平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铼供给将有所缩减,我国相关部门、企业应提前谋划,以增强铼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