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又叫贷记卡,是由商业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对信用合格的消费者发行的信用证明,主要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提款卡、支票卡及赊帐卡等产品类型。信用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性,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之一。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我国信用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国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信用卡行业的发展,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到,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信用卡发卡量稳定增长,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为87.98亿张,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同比增长4.36%。近几年来,随着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高速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有所放缓。
互联网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增强竞争优势和扩大业务范围,我国银行业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紧抓数字化发展契机,打造线上金融服务平台,以拓展信用卡业务边界,不断向多元化生态模式发展。整体来看,信用卡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速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各大银行线上线下联动运营,不断完善衣、食、住、行等维度场景的布局。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较低,未来我国信用卡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信用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政策持续利好,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稳定增加,但受支付宝、微信微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影响,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放缓,为增强竞争优势和扩大业务范围,数字化转型成为信用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