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一种保障机制,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保险目前主要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津贴型保险、海上保险等类型,种类多、覆盖面积广,市场规模仍在进一步提升。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十四五”期间投资保险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收入规模超过4.5万亿元,超过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目前国内保险行业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业进入门槛低、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超过820万人,行业内精通保险、擅长管理、核保、核赔、风险管理等专业型中高端人才占比较低,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保险行业企业数量超过240家,大部分企业经营依然比较粗放,依靠“人海战术”、快速增设机构、铺摊子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对有限。大部分保险公司经常为了盲目追求业绩而产生诚信问题。在保险产品、合同设计过程中植入晦涩难懂的保单条款引诱消费者落入陷阱,夸大保险的保障功效;部分企业在运营时经常借助权力部门强制销售保险,借助热门产品搭配销售有关险种;在理赔时常常因为前期盲目展业埋下业务隐患、缺乏专业理赔人才等原因造成“理赔难”,待出险时逃避保险责任,导致法律纠纷过多,对行业健康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综合保费收入超过1.4万亿元,行业占比超过30%,TOP10企业收入行业占比超过65%。大企业规模优势明显,而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投资能力等方面较弱,盈利压力较大。
新思界
研究分析师认为,目前保险行业虽然问题较多,国内人均保险指出水平仍然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因此保险行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对保险行业运营模式、运营能力、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推动左右,大部分中小型保险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