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定,是由符合鉴定资格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对珍稀贵金属、宝玉石或珠宝成品的真假和属性进行鉴别。珠宝价格一般较为高昂,而普通民众不具备鉴别能力,珠宝鉴定后会出具专业鉴定证书,为避免经济损失,珠宝鉴定证书成为消费者辨别珠宝真假和质量高低的重要凭证。在我国珠宝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珠宝鉴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珠宝鉴定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为打消消费者购买疑虑,一般情况下,珠宝销售商家会出具相关鉴定证书,珠宝鉴定证书会随珠宝一同售卖。2014-2020年,我国珠宝鉴定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9%,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0.9亿元。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预计未来5年我国珠宝消费规模将持续上升,继续带动珠宝鉴定市场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珠宝鉴定市场规模将达到17.8亿元左右。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珠宝鉴定机构需要依法获得资质认定,相关机构包括各地区质检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商业化鉴定机构两大类,其中事业单位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检质技金银珠宝质量检验中心等,其收费标准明确。
珠宝鉴定的内容主要有真伪、种属、级别、重量、颜色、纯净度、切工等,需要专业珠宝鉴定师鉴别。我国珠宝鉴定机构中的珠宝鉴定师,也需要通过特殊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随着我国珠宝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珠宝鉴定师需求不断上升,但珠宝鉴定专业在我国属于较为冷门的专业,人才有限,未来还有较大培育空间。
全国从事珠宝销售的企业与个人数量众多,监管难度大,因此珠宝鉴定市场发展混乱。例如,部分商家仅将样品送至珠宝鉴定机构鉴定,其他未鉴定商品同样使用样品鉴定证书;部分商家出具的珠宝鉴定证书中给出的鉴定机构现实中并不存在;部分商家将低档次珠宝鉴定证书做成高档次珠宝鉴定证书等。我国珠宝鉴定市场规范化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珠宝市场蓬勃发展,珠宝鉴定需求日益旺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国获得质检协珠宝专委会认可的珠宝鉴定机构超过160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珠宝鉴定市场监管难度大,珠宝鉴定证书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市场发展混乱。未来,我国珠宝鉴定行业相关政策及标准还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