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临空经济区建设数量增加 临空经济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021-08-19 17:31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临空经济区建设数量增加 临空经济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临空经济又称为临空产业、空港经济等,是指依托航空枢纽,依靠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由航空运输业、航空运输服务业和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受经济实力、技术水平限制,我国临空经济建设起步较晚,最早临空经济区于1992年成立,截止到目前,我国临空经济行业发展已接近三十年,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我国临空经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临空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临空经济产业可以优化城市发展结构,推动城市经济转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驱动下,我国临空经济区建设数量增加。截止至2021年6月,我国明确规划并建设的临空经济区达到65个左右,其中国家级临空经济区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

        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临空经济区主要建设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市场占比达到30%左右,相比之下,东北地区临空经济区建设数量最少,市场占比不足7%。建立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力,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度提升,东北地区临空经济行业发展机遇较大。

        目前来看,临空经济产业类型可分为临空关联型、临空附属型以及机场服务型三大类,其中临空关联型是指与机场功能直接关联的产业,例如物流、配送产业;临空附属型是指与机场相邻而得益的产业,例如会展业、商务会议中心等;机场服务型是指可提供配套设施及服务的产业,例如观光旅游园、科学馆、博物馆等。

        国内临空经济相关企业有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航新科技、春秋航空、厦门航空等。临空经济产业的发展依托于机场和航空运输规模,2014-2019年,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均呈现上升状态,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航空运输规模下降幅度达到38%以上,临空经济行业发展受到重创,其中北京、上海两地区临空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截止到目前,我国临空经济行业发展已接近30多年,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以及航空网络布局日益完善,临空经济区建设速度加快。目前我国临空经济产业发展仍面临区域不均衡问题,东北地区临空经济区建设数量较少,随着东北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东北地区临空经济行业发展机遇较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