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压缩空气储能CAES市场空间大 目前处于应用示范阶段

2021-08-19 18:07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压缩空气储能CAES市场空间大 目前处于应用示范阶段

  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同为物理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CAES),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利用剩余电力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将其储藏于高压密封设施中,例如大型地下洞室、枯竭井、蓄水层等,在用电高峰期时,释放压缩空气驱动燃气涡轮机进行发电。压缩空气储能是适合GW级别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
 
  电力系统用户端的电力需求存在峰谷差,在高负荷期间,电网供电压力大,将低负荷期间的电力存储起来在高负荷期间进行释放,是调整电力需求峰谷差的重要方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存在不连续、不稳定特点,储能是重要平稳手段。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储能规模大、单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环保性好等优点,在电力市场中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球第一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德国建成,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此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现阶段,全球商业化运行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共有两座,分别分布于德国、美国。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才开始发展,但进步迅速,2016年建立示范工程项目,技术已进入全球先进水平,但尚未实现商业化发展。
 
  2021年8月,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始主设备及相关辅助系统安装,即将并网发电,一期项目装机容量60MW,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唯一国家示范项目。除此之外,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还有廊坊1.5MW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贵州毕节10MW压缩空气储能验证平台、张家口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尚处于应用示范阶段。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压缩空气储能(CAES)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储能装机容量不断上升。根据AES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储能装机容量为2586MW。压缩空气储能是继抽水储能之后第二种大规模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调峰、电力系统调频、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与抽水储能相比,可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其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压缩空气储能优点突出,经过快速发展,我国技术不断进步,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现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发展,还处于示范项目建设阶段。未来,我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在改进技术工艺、提高技术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应用落地及产业化发展。
 
关键字: CA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