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目前能够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包括水泥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化学反应余热、高压流体余热、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等。余热发电过程不仅几乎不涉及其他燃料能源消耗,还有助于降低工业排放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理念背景下,余热发电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余热发电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政策福利包括费用减免、新技术推广等。在政策扶持下,余热发电行业建设积极性提升,余热发电装机规模随之增长,2015-2020年,我国余热发电累计装机量从26.4百万千瓦增长至46.5百万千瓦左右。
我国工业体系庞大,国内可利用的余热资源丰富,目前我国部分领域余热发电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已到达国际领先水平,余热发电效益、发电效率在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各行业余热资源利用率仍较低,余热资源整体利用率约为三成,未来我国余热发电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背景下,我国余热发电行业建设速度较快,2020-2022年3月,国内余热发电行业建设或完成项目事件达到十余起,包括湖南云峰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发电项目、中材节能签署的阿联酋NCC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建龙西钢80兆瓦余气余热综合利用自备发电项目二期、台玻东海玻璃有限公司9MW余热发电装备等。
受市场前景吸引,余热发电行业布局企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目前国内余热发电龙头股有海陆重工、盾安环境、中材节能、南京凯盛、思安新能源、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川润股份、安徽海螺川崎等,在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结构改革背景下,余热发电市场将不断向拥有技术、装备、资质的头部企业聚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工业体系庞大,水泥、玻璃、钢铁行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国内余热资源丰富,利于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在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企业助力下,近几年,我国余热发电行业建设速度较快,同时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余热发电行业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