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合金种类丰富,包括钼铼合金、钼铜合金、钨钼合金、钼钛合金等。钼铜合金(Mo-Cu)指由钼和铜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材料。钼铜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强度高、耐高温、耐电弧烧蚀等优势,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光伏、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
钼铜合金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包括金属钼和金属铜。钼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热传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在核工业、航空航天、有色金属、电子电气等领域应用较多。我国钼矿资源较为丰富,内蒙古、河南、陕西及黑龙江等地为我国钼矿主产区。据国际钼协会(IMOA)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钼产量达到11.3万吨,同比增长12%。原材料供应充足为我国钼铜合金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钼铜合金产业链中游为产品制造,钨、钼骨架熔渗法以及液相烧结法为其主要制备方法。钨、钼骨架熔渗法指以钨粉和钼粉为主要原材料,经烧结、熔渗等流程,再加入铜,最终制得成品,该法具有操作便捷、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但仅适用于生产低铜含量的钼铜合金;液相烧结法指先对原材料进行成型操作,再经液相烧结制得成品,该法存在成品质量差、致密度低等缺陷。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钼铜合金(Mo-Cu)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钼铜合金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光伏、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加工等。在电子电气领域,钼铜合金可用于制造大功率微电子器件、电子封装材料等;在航空航天领域,钼铜合金具有抗氧化性和耐高温性,可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壁板、涡轮叶片等。
我国钼铜合金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钼股份、中钨高新、洛阳钼业、吉翔股份等。洛阳钼业为我国钼铜合金龙头企业,专注于钼、钨及其相关合金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生产的钼铜合金在满足本土市场需求的同时,远销海外众多国家。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钼铜合金综合性能优良,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受益于原材料供应充足以及技术进步,我国钼铜合金产量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钼铜合金生产企业众多,洛阳钼业作为龙头企业,产能位居我国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