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而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指出到2025年,我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
面对体育产业如此大的蛋糕,巨头纷纷布局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最核心的一部分,体育赛事IP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概念,NBA的5年网络独家直播权卖出以超过30亿人民币,中超联赛卖出5年80亿的天价版权费,一个又一个数字正在颠覆人们对于体育IP 的传统理解。
体育IP为什么如此值钱?因为体育赛事IP是整个体育产业链的基础。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品牌化的平台,体育运动仅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比如举重或竞走,只是竞赛而称不上产业。体育赛事IP的特点是稀缺性极强、爆发力强、培育周期长、生命周期长、收入稳定性强。正是由于体育赛事IP的稀缺性,目前一年转播收入仅8000万元左右的中超联赛才能卖出80亿的价码,体育IP的商业价值先于观赏价值获得认同。
2014年美国
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41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3%,其中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占整个体育产业的32%、体育用品生产业占30%、体育赛事产业(包括门票收入、体育比赛标志权和纪念品的销售,电视转播费、广告和公司赞助)占25%。中国2014年体育产业的产值为3136亿元(约500亿美元),所占GDP的比重为0.6%,其中近80%的产值由体育用品贡献,体育赛事产值不到10%,由此可见中国体育IP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国外优质赛事版权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因为体育播出媒体的丰富性,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国内IP成长空间依旧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