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体育 > 直通车 >

90后或已成女排的中坚力量

2015-05-28 19:15      责任编辑:莫南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在本届的亚锦赛上,早已被观众和球迷熟知的“朱元璋”组合在这次对阵越南队时再次首发。郎平一直被外界视为“用人最为大胆”的教练,但是郎平的谨慎也是出了名的,每一次短暂的技术暂停,她都会被队员们围成一个圈,然后她做技术总结,并且每次讲解之后,年轻的中国女排姑娘们都会立刻为中国队拿下一分。但是,在亚锦赛上大胆启用新人,郎平并非没有压力,本届主场作战,“目标前三”的郎家军,自然很明白球迷对冠军的期盼。
 
        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87米,这次征战亚锦赛的女排阵容,甚至比去年夺得世锦赛亚军的那支队伍更年轻。若与两年前的亚锦赛相比,此次中国队的阵容称得上“大换血”,仅保留了朱婷、惠若琪、杨珺箐、曾春蕾和沈静思5人,其余7人都是首次出征,三度出战的队长惠若琪,已算是亚锦赛经验最丰富的队员。而两年前,在老将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国队,这个出生于1991年的大连姑娘,是以小将的身份随队饱尝了阵容老化的苦果,仅获第四名。
 
        老将担纲、缺少轮替,在外界对中国女排的成绩要求下,始终是这支标志性队伍最保守的选择。但自主教练郎平重掌帅印之后,中国女排却在低潮中出现了新人上位的“惯例”,以及强调轮替的趋势——2013年,1994年出生的主攻手朱婷成为球队第一得分手;2014年,副攻手袁心玥临危受命,这个年仅18岁的小将在世锦赛上大放异彩;而今年首次正式亮相的女排阵容中,从沙滩排球转战室内排球的张常宁备受期待,从亚锦赛开赛的替补身份到对阵日本队、越南队的连续首发,可见郎平对她的栽培之意。
 
        “我知道大家对我有所期许,但目前,我没有实力说我会成为2015年的惊喜,这是一个目标,我会努力去实现。”比赛结束后,张常宁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下意识地抠着右手小拇指上的胶布,虽然代表中国队征战过不少沙滩排球的国际赛场,但“第一次穿上‘女排’国家队的队服,还是有些兴奋和紧张。”在出生于排球世家的张常宁看来,室内排球更讲究团队配合的默契和个人的技术能力,“我的技术很粗糙,郎导又非常注重细节,所以她经常会耐心地告诉我该怎么做。”与队友的配合已渐渐显现出成效,在此次与越南队的比赛中,平均身高超过1.95米的“朱元璋组合”共同为全队贡献了38分,而在张常宁看来,这3个1994年后出生的高个儿姑娘,“优势不仅是身高,更是年轻”。
 
        但年轻同样意味着需要锤炼,在与伊朗队的比赛中,“小苹果”袁心玥在进攻节奏上并未把握好,郎平在赛后表示“按技术发挥的话,她应该下来”,但队中培养一个年轻副攻手并不容易,“多给比赛时间是值得的,毕竟年轻队员的成长还要交学费。
 
        因此,从技术层面上看,郎平对新人的检验仍在继续,“亚锦赛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体验,我希望年轻队员能珍惜和每一个亚洲对手碰面的机会,随着比赛进入,强手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整体配合很强的泰国队。而韩国队同样对我们是考验,希望球员到时候能放开手脚,在比赛中发挥我们现有的技术。毕竟,面对强队时才更能检验出新人的能耐。”
 
        从中国排球的综合水平来看,技术一直是郎平检验新人的第一标准,此次的亚锦赛,对于新人来讲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与国内比赛不同,在亚锦赛基本上会与每一个高手过招,所以此次比赛更能锻炼这些小运动员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