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澳两国签订的自贸协定,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澳95%对华出口最终将实现免关税,其中,部分奶制品的关税将在未来4到11年内逐步免除,其中婴幼儿奶粉原本10%~15%的关税将在4年内取消。
据乳业相关高级研究员分析称,中澳自贸协定必将掀起一轮中国乳企澳大利亚投资布局,不过短期内影响有限。
中澳自贸协定短期难以撼动中国乳业市场格局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奶粉进口增速较快,奶粉进口量同比上升49%。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两大奶粉出口国,2013年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奶粉量为2.8万吨,奶酪为4.6万吨,奶油产品为1827.3吨。中国目前对澳大利亚奶制品实施约10%~15%的关税。
2014年乳我国制品产量自200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需求低迷。同时,由于成本、技术、补贴等因素,国外奶价低于国内,我国乳制品进口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从数据上看,如果中国4年内取消澳洲奶制品关税,进口乳制品价格下降,肯定会导致其他国家进口乳制品价格的普降,从而扰乱国内市场。
但据乳业高级研究员分析称,中国乳业的奶源仍面临较大缺口,预计2020年奶类产量将达6000万吨。而2013年全国奶源缺口至少在400万吨以上,奶源缺口在10%左右。中澳自贸协议的签订仅仅是补足了我国对乳制品的刚性需求。且目前国内奶粉、奶酪等成品奶定价仍然是由国内几大龙头乳企掌握,国外奶企很难形成价格控制。
澳大利亚难敌新西兰
据悉,目前,中国的进口乳制品主要由新西兰和欧洲提供。数据显示,2013年新西兰出口中国的奶粉量为68.7万吨,澳大利亚为2.8万吨。
中澳自贸协定主要是推动我国乳企国际化布局。2008年10月,中国新西兰签订自贸协定之后,国内乳企纷纷在新西兰建厂,短短四五年,出口到中国的新西兰品牌由最初的几个迅速增加到200多个。据新西兰统计局报告显示,新西兰是中国重要的食品贸易合作伙伴,中国进口乳品的70%源于新西兰,中国也成为新西兰乳制品最大出口国。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与新西兰比起来,澳大利亚牧场规模较小,产品价格较贵,而且中国和欧洲国家也签订了自贸协定,澳大利亚在乳制品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很突出,短期内的冲击将很有限。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主要将拉低中国乳企对澳投资的门槛,推动中国乳企巨头的国际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