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洲零售业市场潜力巨大,非洲正成为零售商们的投资选择。但如何才能在非洲的零售业市场有较好的发展,或许从非洲零售发展指数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非洲零售发展指数类似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揭示最具吸引力的发展市场的扩张方式,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分析当今最有潜力的市场,还在于为未来提供有价值的潜在商机。
据相关权威部门的分析与统计,评估了48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最终排列出非洲零售发展指数前十名的国家,其中3个来自东非,3个来自西非,剩下4个则来自南部非洲。这十个国家经济相对稳定,但在人口结构,经济状况,零售趋势,市场规模及市场饱和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正因为如此,高度分化但市场吸引力显著的小国卢旺达能够排名位居南非之上,同时肯尼亚、乌干达、安哥拉等相对大国未能晋身前十。
以下按照特点和现状将前十国归类列举。
东非:卢旺达,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拥有8800万人口,而卢旺达仅有1000万。共同之处是这些国家的零售业版图分散,“正式”零售只占1%的市场份额。东非市场的吸引力在于其迅速发展的零售水平,快速增长的人口,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稳定的宏观经济和不断涌入的国内外零售投资。
1.卢旺达(第一名):
非洲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之一,年均GDP增长超过8%,拥有高效的政府系统和良好的宏观经济指数,能够给国际零售商提供基本的商品包装。法语和英语为通用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
1994年经历种族屠杀之后,卢政府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将注意力集中在改革商业经济环境,吸引外资。基础设施改革着力于建设高效运输和交通网络系统,将卢旺达转变为地区性物流枢纽。
由于人均收入的限制,众多消费者以价格和购买力为购物的考量标准,且愿意尝试新的品牌。生鲜食品只在“非正式”市场出售,干货和包装食品则可以在价格低廉的集市上购买。卢旺达人购物不喜欢舍近求远,习惯在家附近的小商店消费。
交通运输主要以陆运和空运为主。宽松的管制政策使得跨国交通运输更加便利通畅。良好的运输设施有利于供应链的形成,惠及出入基加利的顾客和周边国家,例如乌干达西部和刚果东部。卢旺达与肯尼亚结成商业联盟还促进了边境安定。
2.坦桑尼亚(第四名):
印度洋沿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坦桑尼亚成为一个吸引国际零售商的市场。斯瓦西里语和英语是它的官方语言。
和其他低收入市场一样,坦桑尼亚的消费者也很看重价格和实用性,小家庭作坊式的零售商店为主要零售模式,但是超市也开始大受欢迎,特别是对于高收入人群和海外移民。消费观念上,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关注商品质量和销售服务而不仅仅是价格。
南非和肯尼亚的零售商都在坦桑尼亚开展经营,比如Shoprite,Massmart旗下品牌Game,Woolworths和Nakumatt。这类零售商店,高达80%的商品属于进口,主要来自迪拜,肯尼亚和南非。私人品牌在这里并不常见,越来越多的坦桑尼亚日常消费品公司创立了当地品牌,出口其他东非国家。
国际间商品运输方式以水路运输为主,通过达雷斯姆拉姆口岸实现了95%的国际水路贸易。国内商品运输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不完备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限制了供应链的建立,这对偏远地区影响尤其明显。
3.埃塞俄比亚(第十名):
以8%的年均GDP增长率位居非洲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之一,以大约8800万人口仅次于尼日利亚位列非洲第二人口大国,高达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这使得零售商们很难与之进行贸易往来。官方承认的种族超过80个,超过75种语言在这个国家里被广泛使用,英语是常用的语言而阿姆哈拉语是官方语言。
对价格很敏感的埃塞俄比亚消费者喜欢在当地集市购物,每周多次购买,通常每次不超过15美元的开销,日常商品包括小麦、谷物、埃塞俄比亚画眉草。然而他们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例如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会选购带包装的意大利面。一些当地厂商和高级品牌经销商正主导着这个市场,因此商品供应和保持价格稳定就成了主要的挑战。
埃塞俄比亚属于内陆国,大部分的商品运输通过邻国吉布提,要经过三个月的海关手续,货物才能到达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水货产品一般来自索马里,这对于埃塞俄比亚的零售竞争多少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缺少可靠的供应链和物流企业,政府控制着诸如糖,棕榈油等产品。糟糕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加重了供应链的负担。埃塞俄比亚政府正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
西非:尼日利亚,加蓬,加纳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地区,西非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西非地区有三个国家排名前十,另有5个国家位于十到二十名。
在尼日利亚,加蓬,加纳这三个国家,正在逐渐进行零售模式的转变,步入现代化零售市场行列,Shoprite,沃尔玛已经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全球消费者零售包装货物公司在这里的建立使加纳和尼日利亚吸引了不少外资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经营。
4.尼日利亚(第四名):
尼日利亚拥有非洲最多的人口,已经取代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25个最大城市之一。虽然英语是官方语言,但是还有超过100种方言同时在这个国家被使用。
尼日利亚的年均GDP增长速度为6%,批发和零售占总量的29%。城市化发展迅速,中产阶级日益庞大,青年人口居多,消费水平提高,这些因素使得尼日利亚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市场。然而,尼日利亚市场同时也是所列举的国家中最复杂的一个。在土地供应,管理方式,经销商和渠道能力,进口便利等方面阻碍重重,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来解决。
尼日利亚经济增速,庞大的中产阶级以便利和体验作为购物的考量,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现代化商场。同时,网上购物也涌现出发展趋势,越来越多顾客选择在网上选购服饰和昂贵的家电数码产品(包括IPAD)。
5.加蓬(第五名):
加蓬是仅有220万人口的小国,但在非洲零售发展指数国家中以14500美元的人均GDP排名第一。法语是它的官方语言。
零售收入在过去的几年里以每年大约13%的速度增加。虽然加蓬是市场较早发展的国家,但在进口便利、销售供应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正式”销售只占零售的3%-4%,因此零售业的发展存在机会,一些国际零售商们如家乐福已经将目标对准加蓬。
6.加纳(第六名):
近几年,零售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国家年均GDP增长接近8%。相比于其他非洲国家,这样的发展水平属于前列。英语为其官方语言。
传统的露天市场占据加纳超过三分之二的零售额,在此之后是便利商店和小型杂货商店,而超市仅占零售总额的1%。目前国内的超市有蓬勃发展之势,国外很多公司如沃尔玛,GNC, Shoprite, Total也正在进入加纳市场。
加纳政治相对稳定,吸引了外派人员群体,加上生活在首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对于产品的便利性和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得高价的国际产品在零售市场上出现,比如哈根达斯冰淇淋和法国灰雁伏特加。
南部非洲:纳米比亚、南非、博茨瓦纳、莫桑比克
南部非洲一直吸引着全球零售商们的目光。这个地区的经济相对稳定,消费水平较高,来自南非的零售连锁商店遍布其他地区,许多全球性零售包装货物公司在这里促进了现代化零售业的发展。
7.纳米比亚(第三名):
纳米比亚的宏观经济实力和人均高收入水平给国际零售商们提供了许多商机。谁能够为加纳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提供更有竞争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谁就能在这里分得一杯羹。
这里以“正式”零售为主,南非的开发商Atterbury声称计划在2014年9月完成建造纳米比亚最大的购物商场。这个商场将包括众多国际品牌和一些当地品牌。由于纳米比亚地处沙漠,所以鲜花,水果和蔬菜依然大受消费者欢迎。除此之外,这里种类繁多的商品不仅仅局限在日常家庭用品,从当地啤酒到奢华的巧克力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纳米比亚高效的运输网络极大推动了国家“正式”零售业的发展,由于紧靠南非和具备高效的运输网络,“正式”零售商们普遍集中在临近纳米比亚和南非的边境地带建立分配和库存中心。冷藏货运车的使用,促进了国家间生鲜产品的运输。
8.南非(第七名):
南非是非洲GDP最高,零售商场最多,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2005年到2012年间,零售额年均增加3%,这得益于稳定的宏观经济,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南非60%人口为城市人口,共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是公众场合和商业中常用的语言。
现代化零售模式占60%以上,以超市为主要形式,这归功于稳定的投资。大型综合超市虽然扩张速度一般,但足以满足上层人群的消费需求。南非人消费时多考虑价格和品牌。私人品牌在这里大受追捧,能够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需求。电子商务也正在大行其道,顾客主要通过互联网购买化妆品,玩具,洗漱用品等。
9.博兹瓦纳(第八名):
博兹瓦纳是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零售业是其经济活动中的主要支柱,为国家提供大量就业和29%的GDP。在这个内陆国家,英语是它的官方语言。
博兹瓦纳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购物商场遍布,包括2011年建设的铁路公园商场(Rail Park Mall)和2012年开放的占地5万平方米的机场购物中心(Airport Junction shopping centre)。
10.莫桑比克(第九名):
莫桑比克自然资源丰富,“正式”零售正在兴起。曾经的殖民历史,使葡萄牙语依然是官方语言,但还有其他十多种语言同时通行。
来自南非的零售连锁企业例如Shoprite, Pick n Pay, Woolworths, Game已入驻莫桑比克的购物中心。当地的正式零售领导者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国外进口商品,生鲜产品和肉类。这样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莫桑比克糟糕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到2020年为止,居住在城市人口的数量将接近总人口的一半,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将达到近十万亿美元,零售业面临发展机遇。尽管许多非洲市场起步较低,基础较差,但在未来几年,尤其是非洲零售发展指数所列举的前十国家,他们带来的商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容忽视。
——援引自:驻加蓬经商参处《紧握非洲零售商机 非洲十国零售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