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投资 > 非洲 > 风向标 >

结构转型升级 利好非洲经济

2015-04-02 16:04      责任编辑:李琳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非洲正在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增长速度同此前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为加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非洲国家着力通过加大国内投资与消费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加强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增长
 
        加强非洲区域一体化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提高矿产收入,是刺激非洲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好方法。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恩库贝近日表示,非洲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对资源的管理来改善各国经济情况。通过基础和共同市场建设,非洲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人员、货物、资本的自由流通状况得到了改善。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非洲丰富的资源、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与年轻的人口,都为非洲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经济增长依赖资源,经济面临转型升级
 
        非洲国家大都处于向外出口矿产、石油等原材料的阶段,其中1/3的出口流向欧元区国家。有统计显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GDP每下降1%,非洲GDP就会下降0.5%,出口则下降10%。除南非、肯尼亚、加纳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都非常依赖资源的拉动。南非、尼日利亚等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龙头国家受国内瓶颈和外需不振的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盟的经济形势对非洲整体经济复苏有较大的影响,非洲国家都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
 
        未来十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非洲零售业、食品行业蕴含无限商机。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也可能存在机会。
 
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国投资
 
        近年来,外国投资者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兴趣明显增长。据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整个非洲有800多个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超过7000亿美元,其中37%涉及动力项目,41%涉及运输项目。在2013年6月前开始动工的322个非洲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36%为电力能源项目,25%为交通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价值超过2227亿美元。
 
        据估计,非洲每年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约为930亿美元,但每年的实际投资约为450亿美元,还不到需求的一半。非洲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多数来自于外部。以东非为例,其中约24%的大型项目资金来自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约17%来自中国,13%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其余来自非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
 
        在全球经济延续弱复苏的背景下,中非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也为非洲发展输送了急需的资本“血液”。2013年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02亿美元,同比增长5.9%。中国向非洲出口92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11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3.8%。
 
        非洲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势头下面临多方的挑战使增速放缓,过分依赖与资源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亟需产业的升级转型,调整消费结构,拉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有效地促进非洲经济的增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