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互动 > 话题 >

公厕建设可以“超前” 但不要“烧钱”

2015-10-29 16:09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公厕建设可以“超前”    但不要“烧钱”

  近日,有一些城市提出将公厕打造成“第五空间”:建缴费设备、ATM机,可以给手机、电动汽车充电,同时可以量血压、测心率等。北京市环卫集团从10月10日起已向公众征集建设性点子,在年底前,“样板间”将在房山区亮相,自明年起,全新的“第五空间”将在北京顺义、昌平、延庆等地试点建设。
 
  毫无疑问,国内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相对突出。即使在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既有代表当今最先进水平的发达区域,也有很多胡同、郊区环境还处在落后阶段。特别是那些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工作的地方,其生活环境包括如厕条件很不乐观。
 
  从现实情况看,发达都市也好,偏远县城也罢,当务之急不是忙于打造尖端的“第五空间”,一味地追求高档,追求前沿,毫不顾惜地烧钱。而是要把公厕建起来,把公厕的卫生环境搞好,让卫生设施完备,不让旅游观光者为找公厕犯愁,不让“寻味找公厕”影响形象,更不让打工居住者聚居区的孩子们为方便犯难。
 
  在现阶段,公厕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一是在改善卫生条件方面创新,人们方便时必备的手纸,以及方便后必不可少的清洁用水,都要充分保障。至于所谓的测血糖、量血压这样的时髦“看点”,或许没有也罢。二是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WiFi等基本设备覆盖公厕,让人们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为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如果条件可能,可以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提供工作生活必需的公共政策服务。三是多途径加强文化建设,让积极、健康的高雅文化占领公厕空间。
 
  在公厕问题上,过度超前、匆忙决策均不可取。曾经,一些城市街头曾经建立过一大批信息亭,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没有起到用处就被拆除,这种教训应该汲取。在目前情况下,公厕应该搞得更好,关键是要坚守实用性,没有必要附加过多额外功能,公厕建设大把“烧钱”,搞的太花哨并没有太大意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