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
打车服务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来说,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快速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滴滴快的正通过支持Uber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对其进行打击,意图阻止Uber在华的扩张,巩固滴滴快的的国内市场份额。
滴滴快的通过支持Uber最大的美国竞争对手Lyft,在与全球行业领跑者Uber的大战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在5月份结束的一轮融资中,滴滴快的与中国顶尖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了Lyft。他们说,滴滴快的和腾讯控股是Lyft一轮融资中的新投资者,而阿里巴巴则是在去年首次投资该公司后投入更多资金,投资规模不得而知。
通过投资Uber最大的美国竞争对手,滴滴快的和这些中国互联网巨头寻求趁Uber在华扩张之际,增大Uber在其本土市场面临的竞争威胁。Uber称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全球市场,该公司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未来一年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将新增100个城市。滴滴快的在中国的出租车打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专车市场占据逾80%的份额。
中国公司参与投资了5月份Lyft进行的上一轮融资,对该公司的估值为25亿美元,但滴滴、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参与未予披露。Lyft已经讨论了与中国投资者合作、同Uber展开战略竞争的途径,包括分享产品计划等举措。
滴滴快的估值为160亿美元,资金储备超过40亿美元,是Lyft财力雄厚的同盟。滴滴本周完成了30亿美元的融资,创全球私营科技初创公司单笔股权融资规模之最。
在Uber全球扩张之际,多家当地竞争对手也纷纷崛起,受到那些错过Uber早期融资的诸多投资者追捧。日本软银和投资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 LLC均向亚洲当地的召车应用提供支持,押注它们在当地市场的表现会好于Uber。
召车公司之间也正在建立联系。滴滴快的8月份对GrabTaxi Holdings Pte.进行了投资,后者是Uber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竞争者。
滴滴快的提供的服务包括出租车呼叫、拼车和私家车接送等,在私家车接送领域与Uber展开直接竞争。滴滴快的的部份业务已经扩展到至少360个中国城市,而Uber的服务范围不到20个城市。
Lyft是第一家面向非职业司机提供点对点服务的应用,但Uber借鉴了创意并迅速后来居上。目前,Uber的触角延伸至了全球338个城市,Lyft只在65个城市开展业务,且全部位于美国。Uber与Lyft的竞争也延伸到融资领域。这两家公司都曾要求潜在投资者同意在一段时间内不得投资竞争对手,时间范围从六个月到一年不等。潜在投资者需要签署承诺,才可以阅览有助其做出投资决定的公司内部数据。这在风险投资界是十分罕见的。
滴滴快的投资Lyft使得Uber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具有更多的阻碍,也将进一步牵制Uber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步伐,让其不能两头顾全。总的来说,滴滴快的这次投资战略到底能否起到作用,这种竞争格局能够维持多久还不是很确定,但是做为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滴滴快的也许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