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最后一公里“的破局者
事情再次回到了起点,目前的格局仍然是三家势均力敌,饿了么成了BAT另一个抢夺的热点,但问题又来了,三家各有绝招,为了饿了么如此费心费力是否值得?
事实上,饿了么的投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外卖O2O的份额,也在于其高频性。近日,滴滴出行和饿了么携手合作,滴滴出行和饿了么均为高频需求,两家的合作主要建立在物流体系的完善方面,饿了么表示,目前饿了么的物流体系主要从事3公里半径内的配送。滴滴汽车运力的加入,能大大延长现有的配送半径,实现全城覆盖,并提高商户单量。此外,饿了么还希望借助汽车运量较大的优势,让大宗商品如团餐、批发食材、餐厨用品等也将能快速送达用户和商户。在这一方面,饿了么接入滴滴运力的食材供应链平台“有菜”将有望实现半日达。
作为电商起家的阿里,心里一直有一个痛,那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电商行业至今仍未攻克这个堡垒,送饭这一高频刚需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高频的使用,才可以网罗各方勇士加入“送饭”一线。而月入万元以上甚至数万的经济守则保证了这批一线战士的“忠诚”,能够有组织有纪律得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吃饭这一高频行为赋予了这个行业蓬勃而高增的能量。未来可以送饭,当然也可以送各种商品与服务,这正是饿了么的能指所在,这也是当初张涛何以慧眼投饿了么的原因所在,更是阿里此番“不计代价”闪电拿下饿了么的意图所在。
自此阿里系有了饿了么外卖旗舰,辅以阿里O2O;腾讯系新美大、滴滴出行辅以非高频O2O;百度系OTA幅射O2O的新格局重新亮相,江湖重换了大王旗,但竞争仍在继续。BAT的博弈触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今年的博弈尤为精彩,也许会在未来的互联网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更多
财经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