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资本市场不得意的内地首富王健林也许将选择回归A股市场了。就在3月30日晚,万达商业发布公告称初步考虑私有化。此举被认为是万达商业回归A股市场的第一步,虽然万达商业并未明确退港股的原因,但与其在港股股价被严重低估脱不了干系。
根据万达商业公告,公司收到了控股股东万达集团的通知,其正初步考虑就H股进行一项自愿全面收购要约,如经落实,将可能导致公司私有化以及公司于联交所除牌。
公告同时表示,如进行自愿全面收购要约并且发出正式要约,H股的要约价将不会低于每H股48港元现金。但此项计划目前还只是处于初步考虑中,因此不保证此项要约收购、私有化以及公司除牌最终将会进行。万达商业的公告一出,3月31日,该股的股价飙升18.43%达到45.95港元。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万达商业私有化的做法只是一种过渡手段,其最终目标还是回归A股。并且港股一直对地产公司存在偏见,股价的低迷导致股东得不到应有回报,两个市场的分割也使得股东流通受限。从这个意义上看,万达商业弃H回A,也是顺应股东要求。
早在万达商业登陆港股之初,多家投行给的预测,万达商业地产股权预估值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同时又有多家投行认为,关于万达商业地产上市资产的估值,其实比较保守,给未来留有溢价空间。但随后的15个月,万达商业在港股的表现却一直让万达集团很失望。
据了解,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登陆H股,以每股48港元的价格共发行了超过6.52亿H股,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稳定,并在去年股市高潮时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时达每股78港元;而后随着去年的股灾,H股整体持续低迷,万达商业股价也一路下探至每股31.1港元的历史最低。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达商业股价从最高位大跌了约50%。
所以,万达商业在港股被严重低估,已经有损万达商业的整体形象。因为即使是在经济低迷的2015年,万达商业依然向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数据显示,2015年,万达商业全面实现各项业务目标,2015年,万达商业全年营业收入为1242.03亿元,较2014年增长15.14%;核心净利润(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为170.16亿元,较2014年增长14.79%。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对万达商业来说,回归A股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对万达商业的了解并不深入,而其一贯的思维会认为商业地产投资回报周期性长,从而看淡了万达商业。若是万达商业继续在港股被低估,以万达商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反而会拖累其形象,不利于其发展。
上市公司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