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金融 >

第二批民营银行“胎动” 定位小微金融业务

2016-04-09 11:47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第二批民营银行“胎动”定位小微金融业务

       4月6日,瀚华金控(03903.HK)公告称,其作为主发起人,与其他6家公司拟发起设立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签订发起人协议。在此之前,已有多家知名企业拟进入银行业分羹。在发展路径上,新近拟设民营银行不约而同均选择小微业务作为主要发力点。

富民银行面世,第二批民营银行“胎动”

       公告显示,重庆富民银行注册资本总额为30亿元,瀚华金控拟以不超过9亿元认购其30%的股份。公告并未披露其他6家公司的具体信息,仅表示,6名发起人从事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医药、精密配件、汽车制造、餐饮、电脑软件硬件开发等。重庆富民银行开业初期将不会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范围限于传统的存、贷、汇等基本业务。

       第二批民营银行已在路上。在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对于新设民营银行,银监会把受理权限下放给了各地的银监局,现在各地银监局已经全面受理申请,同时对申请进行尽职调查,现在已经有12家进入论证阶段。广东银监局向银监会上报了花城银行和客商银行,目前客商银行已进入论证段。

       公开信息显示,海印股份(000861.SZ)拟与金发科技(600143.SH)拟发起设立花城银行,拟注册资本50亿元。花城银行方面曾表示,将利用广州“千年商都”的优势,以及南沙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立足广州,辐射珠三角。

定位小微金融业务

       当前市场上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已经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从小微金融切入是当前民营银行的主要发展路径。相较传统从事小微业务的小贷公司等,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能撬动更大的资金投放,而小贷公司则受资本金限制,信贷杠杆十分有限。

       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在监管层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背景下,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可以优化公司的投资结构,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民营银行的主要发展路径是从小微金融切入,但他们还需要寻找更加细微的切入点。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1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