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Initial Coin Offer)这三个字无疑是今年以来区块链行业最火的三个字,即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ICO带动了一批募资热潮,截至2017年7月,已经在全球募集资金超过13亿美金。
目前,ICO旋风也已经刮到国内。国内ICO项目从融资计划书(白皮书)到上线,再到融资可能也就一个月上下的时间,拿到的资金都在千万元级别。正因为ICO火爆,也面临很多风险和法律问题。但是国内ICO市场仍在存在监管灰色地带,保障性较低,存在不少的风险。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经过业内调研发现,ICO、“币圈”、“区块链”之间早就千缠百结。从各种万币侯、矿场主、交易所,到金控平台、VC再到区块链技术创业的掘金者,各种ICO参与者鱼龙混杂。分析师认为,ICO的风险主要在两个方面。
其一,ICO参与者鱼龙混杂,进入不需要任何门槛。国内ICO环节参与者主要是散户,如果ICO准入制度,以及有识别能力的机构、有鉴别能力的投资人,对ICO的标的进行评估和审核,其实ICO项目就不会是目前的状态。
事实上,ICO融资主体通常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拼凑出来的团队,有的甚至会分散在各个国家。而ICO融资项目也只是一个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项目。在部分案例中,ICO团队一般做一个网站,发布一个“白皮书”就可以启动项目融资。
而且,在区块链项目ICO白皮书中,亦不乏“区块链”、“Fintech”、“去中心化网络”、“颠覆式创新”,以及“PoW”、“DPoS”、“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等各种普通投资人看起来生涩的专业化字眼。
截至目前,国内ICO项目主要通过QQ群、微信群、小密圈、行业网站、路演等非官方形式进行宣传,这些来源都是投资者获得项目信息的全部渠道。
另一方面,ICO项目也成色各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并没有项目作为支撑,就是通过传销不断地让后者前赴后继地往里面放钱;第二类项目则存在“水分”,虽然有项目做背景的,只不过并没有值这么多钱的项目;第三类项目是真正想要做事情的,有少数人想要推动行业发展创新。
分析师认为,要甄别这些项目的真伪,则需要更专业的研究。目前情况下,区块链应用还处于比较早期,底层技术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聪明的投资方法是投资底层技术而不是应用。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7-2022年中国数字货币风险投资行业分析报告》,尽管ICO募集的不是现金,而是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为主的高流动性的“数字资产”,但在全球每日BTC和ETH的交易额在二十亿美元量级的情况下,ICO发行者募集BTC、ETH后,可以随时轻易的变现成为法币。在从“数字资产”转换到法币,实际上也是更需要监管的步骤。
更多
财经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