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7年期国债的招标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收益率大幅上行,带动整个二级市场国债收益率扩大涨幅。但令人意外的是,10年期国债“岿然不动”,出现了7年-10年利率倒挂的现象。
财政部19日上午招标的七年期续发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为2.9393%,远高于此前2.86%的预测均值;边际中标收益率为3.0019%,投标倍数1.81倍。
受此影响,7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基点)至2.96%,但10年期国债仅上行1bp至2.91%,出现了7年-10年利率倒挂的现象,考虑目前2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25%,10年期品种已经成为收益率曲线上的凹点。
19日债市收益率大面积上行,主要原因以下三点:
一、经济的回暖和通货膨胀压力反弹,令货币政策承压,货币政策预期或由全面宽松转向松紧适度,立场可能逐步转向中性。
二、营改增提高融资成本和税负。近日一篇流传较广的营改增分析报告称,按7天回购加权利率2.3%测算,6%的增值税大约提高融资成本13bp。按照目前政策性金融债2.45%-4.1%的利率水平,6%的增值税大约影响14bp-23bp。
三、违约风险和高杠杆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十年期国债为什么保持坚挺?业内人士指出,年初以来国债表现一直好于金融债,一方面是国债和金融债的利差过窄,国债具有相对优势,另外一方面则是国债的免税作用,能够免税的银行类机构进行防御时首选国债,二级市场国债需求明显好于金融债。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国债和地方债依然保持免税金身,政策性金融债及其他金融债利息收入需缴纳增值税,这将扩大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及国债与信用债之间的利差。
不过,
行业研究人员指出,市场并不看好十年期国债的“金刚不破”之身。在目前短端利率下行无望,基本面预期逐渐改善的过程中,7年国债与10年国债的倒挂显得有些不正常,一旦一级市场发行10年期国债,二级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将回归“正常”化,提示后期10年国债的补跌压力。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20年中国债券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