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金融 >

为什么经济指标变好了,股市却跌了?

2016-04-26 09:33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为什么经济指标变好了,股市却跌了?

        中国一季度经济取得了 “开门红”,工业增速、投资增速、房地产销售、PPI、PMI、进出口等系列宏观指标全面反弹,大超市场预期。然而,在过去的一周内,上证指数的表现却愈显低迷。为什么经济指标变好了,但股市却跌了呢?

        对近期的市场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注资十分庞大,但流动性仍然有持续收紧的趋势。在过去的一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注资规模达到了6800亿元,创下了春节以来的最高点。即使如此,市场的流动性却仍然并没有因此得到些许的缓解。

        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7天回购利率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内上升了大约20个基点,达到2.43%的水平;反映市场预期的1年期利率互换则出现了更快的上扬趋势,从4月以来已经上升了30个基点。

        二、市场上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一般而言,股票与债券市场一般呈现“跷跷板”的关系,但目前却出现“股债双杀”,这表明整体市场流动性的紧张局面。

        三、在债券市场上,国债的表现相对稳定,但信用债有比较明显的利差拉宽的趋势,即市场在抛售信用债券。

        总体来说,目前的市况有些像2013年“钱荒”时的前期表现,即整体市场的流动性有枯竭的可能性,市场预期也越来越悲观。

        而眼下央行再度收紧信贷闸门,到底背后有怎样的意图呢?从基本面来看,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超乎预期,但通胀预期和房价有明显的抬升势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央行希望保持一定的谨慎。

        但与2013年不同的是,目前市场遇到的有两个新情况:

        第一,目前信用债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违约迹象,并出现了国企甚至央企连续违约的势头。今年几乎每周都有债券违约或者延期兑付,这样的滚雪球效应,对于体量在20万亿的公司债券市场来说,一旦出现调整将会异常痛苦。

        第二,各类理财平台也出现违约上升的态势,而理财平台背后的资产质量也令人担忧。从目前披露的状况来看,对接传统产业的理财产品出现违约的概率较大,而这与信用债券市场出现的趋势一致。

        伴随着信用债市场的调整,很多潜在的风险也开始被市场关注。这其中有两个问题:

        一、债券市场普遍存在的杠杆问题,由于此前资金价格一直较为便宜,很多债券交易通过买券-回购-买券的方式提高杠杆,杠杆交易需要依赖连续不断的市场资金,而一旦流动性收紧,这些交易面临去杠杆。

        二、大量资金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进入债券市场,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小商业银行,这一委托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暗箱操作,将在流动性收紧的过程中受到考验。

        让市场担心的状况正在出现,即央行仍然在不断注入流动性,但市场的风险偏好却越来越低,一旦多米诺骨牌被推倒,那么可能出现金融市场运转不灵的状况。

        但对于央行来说,面临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国债和金融债市场运转基本正常,但信用债券市场出现问题,作为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对信用利差的上升进行干预?一旦过度干预,可能造成市场对于风险的无视。但如果违约现象不断上升,那么企业债务的“借新换旧”将会出现问题,这又会影响到经济基本面。

        在这种僵持局面下,市场则开始选择了一种看似保险的交易策略,即为了对冲信用债券的风险,有机构开始选择做空股指期货,但同时买入国债期货,以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的组合来形成一个对信用利差的对冲。这样的操作也会导致股票市场面临下行压力,而国债收益率则保持相对稳定。

        央行目前一边注入公开市场流动性,一边收紧信贷阀门,似乎也在组合一个信用利差交易结构。

        行业研究人员指出,金融市场其实是一个信心市场。目前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很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和重新定价,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说,这也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20年中国股票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