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中国央行宣布,从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
这类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
PSL,全称“抵押补充贷款”,其在2014年10月首次出现在央行报告当中。此类贷款抵押品为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该工具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支持棚户区改造。
央行去年初确认了PSL的两个目的:一是与MLF一起,“引导金融机构向国家政策引导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二是与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一起,“发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央行上述行动对市场的影响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一、上述PSL政策意味着政府今年维稳实体经济增长的态度坚定,特别是在市场传闻4月份信贷增速可能低于预期时,央行推出此政策更加明确了央行对信贷支持稳增长的肯定态度。
今年政策的重点不再是宽货币,而是宽信用,主要靠信贷政策发力稳经济,因此货币政策不会‘放水’而是‘补水’。
二、PSL类似定向再贷款,主要流向“三农”、小微企业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与去年相比,货币政策明显更加科学,去年定向降准虽然有助于投放流动性,但效果不如PSL的信贷结构调整作用强。
三、有助于缓解地方棚改平台的风险,起到支持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令据中国央行数据显示,4月,国家开发银行根据棚改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进度归还抵押补充贷款(PSL)36亿元。4月末,PSL余额为13911.89亿元。
3月,央行对三家银行发放PSL共1345亿元。3月末,PSL余额为13947.89亿元。2月,央行对上述三家银行发放PSL共356亿元,2月末,PSL余额为12602.89亿元。1月,央行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PSL共1435亿元。1月末,PSL余额为12246.89亿元。
从规模来看,PSL创设以来规模不断上升,从初期的8000亿元,上升到目前的1.4万亿左右;从利率来看,操作利率不断下行,2015年年中为3.1%,此后不断下行至2.75%;从发放方式来看,据悉PSL主要以滚动续作的方式进行,到期不续则自动减少,但也可加量操作。
央行副行长易纲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货币政策总量还是稳健,要局部偏松,比如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发放棚户区贷款。
至于SLF和MLF这两个其他公开市场工具,中国央行数据显示:
中国4月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7.6亿元;其中,期限隔夜7.5亿元,利率为2.75%;7天0.1亿元,利率为3.25%。4月末,SLF余额4.1亿元。
4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7150亿元。其中,期限3个月3115亿元,6个月4035亿元,利率分别为2.75%,2.85%。同时收回到期中期借贷便利5510亿元。4月末,MLF余额1.5万亿元。2月未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
一段时间,央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逆回购、SLF以及MLF等方式释放流动性的态势明显。分析人士表示,MLF、PSL等工具体现了央行有意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调控向价格型转型、建立利率市场锚的意图。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