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金融 >

A股现“变脸潮” 159家上市公司更改名称

2016-05-27 12:41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A股现“变脸潮” 159家上市公司更改名称

        5月25日晚间,4家上市公司集体更名。截至5月26日,A股自2016年以来已有159家上市公司实现更名,A股出现了“变脸潮”。

        2013年A股有151家上市公司变更名称,2014年更名公司达160家,2015年更名公司进一步扩大到217家。2016年至今变更股票名称的队伍已达159家。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今年改名公司的数量已经占了2015年全年的七成。

更改名称的原因

        在今年更名的159家上市公司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被动改名,如股票被ST,或者摘除ST。另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主动改变证券名称。被动改名的公司有97家,主动改名的公司62家。

        对比2015年同期更名的公司可以发现,今年被动改名的公司明显增多。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26日,被“摘帽”的公司共28家,“戴帽”的公司共45家。而2016年至今,“摘帽”的公司增加至37家,“戴帽”的公司增至60家。

        剔除ST摘帽和戴帽,再看其他更名的公司,更名的官方原因大致分为几类:主营业务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发生变化、重大资产重组等。

        如银广夏在今年2月完成定向回购和增发后,经营范围扩大至铁路运输等,为突出地域特点更名为西部创业。道博股份2015年前主营业务为磷矿石贸易与学生公寓运营管理,实业难以持续发展后,道博股份对传媒公司进行了收购,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影视、体育,道博股份更名为当代名诚。

更名陷阱需谨慎

        有些公司在更名时,故意往热门概念方面靠拢。近年来,金融、环保、影视、体育、游戏等成为新一轮的热门词汇。不少上市公司想要借此举使得股价上涨。匹凸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匹凸匹曾因涉及当时市场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而有过连拉四个涨停板的骄人记录,而3月1日匹凸匹披露的年报却显示,其一再吹捧的P2P概念对公司业绩毫无贡献,甚至相关业务毫无进展,而拟解散清算的房地产子公司是其2015年度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投资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追更名股多数是为了投机,但若是以“跑赢大盘”为目的追逐更名股的话,就轻视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当前这种市场行情,还是应该做价值投资,重视公司业绩。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20年中国股票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