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16年陆家嘴论坛召开。论坛上,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表示,一个没有A股的国际市场指数是不完整的,A股被纳入MSCI是历史必然。
三大问题
MSCI是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晟的简称,是一家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的供应商,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据MSCI估计,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是以MSCI指数为基准的。
今年6月14日A股将再度迎来重要时刻,MSCI将就其新兴市场指数是否纳入A股作出决定。其实,早在2014年,MSCI就曾提出将A股纳入其国际指数,但经过两轮市场咨询后,于去年6月决定暂不纳入,并提出了国际投资者比较担忧的三个问题: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和权益所有权。
三大问题改善
目前来看,上述三个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与2015年相比,MSCI今年宣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2016年2月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基本解决了投资者的第一个担忧——额度分配。该规定明确QFII基础投资额度按照AUM一定比例计算,基础额度内的投资额度需备案。基础额度不超过50亿美元,超出基础额度可向外管局申请。
对流动性的担忧得到部分解决。QFII新规允许开放式基金按日汇入和汇出资金。此外,5月,中国发布了停复牌新规。新规严控停牌时限,规定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加强了对停复牌机制的监管。停复牌新规的发布改善了多家公司随意停复牌以及停牌时间过长对市场及个股流动性产生的影响。
未来深港通的启动和沪港通的扩容,将进一步开放A股市场,提高外资配置A股的范围和规模,降低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门槛,提供更灵活的流动性。
并且,中国证监会明确了外国投资者在跨境投资机制下的权益所有权。这些措施提高了MSCI指数6月纳入A股的概率。
还没解决的问题
不过,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外国投资者要推出A股对冲产品,必须先获得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认可。MSCI希望中国能取消这一规定。
此外,证监会没有权利解决MSCI提出的所有问题。中国央行和外管局控制着外资机构每年对A股的投资配额,并在QFII和RQFII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QFII机制下,中国还需要取消每月20%的资本回撤上限。
哪些A股可能被纳入MSCI指数?
据MSCI披露,截至2016年3月底,该指数包含421支成分股。据估算,截至2016年4月1日,FIF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约为8340亿美元,占符合MSCI定义的可投资A股股票池的64%。
预计排名前400的股票被纳入MSCI China指数的可能性最大。排名前十的公司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贵州茅台、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万科A和工商银行。
对A股有何影响?
如果明晟公司于6月14日宣布将A股纳入MSCI指数,那么执行时间将为2017年。
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纳入MSCI指数对A股的长期正面意义大于短期资金流入带来的影响。
据MSCI估算,若A股按FIF流通市值5%的比例于2017年6月被纳入指数,A股占MSCI China指数的权重将为4%,在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初始权重将为1.1%,预计会吸引约22亿美元被动资金配置A股。由于届时可能有超过400家A股公司被纳入,对于每家公司带来的资金净流入量应该会十分有限。
若最终A股以100%的比例全部纳入MSCI指数,MSCI估计A股在MSCI China指数的权重可能会达到46%,而中国公司占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可能会达到40%。预计100%纳入最终带来的被动资金或达354亿美元,但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尽管从短期被动资金流入的角度来看,影响有限,但考虑到MSCI指数在国际投资者中的影响力,A股被纳入MSCI指数意味着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近年来发展的肯定,并将促使更多的主动型外资关注A股市场。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20年中国股票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