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金融 >

加强创业板监管 深交所发布信息披露新规定

2016-06-17 17:20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加强创业板监管 深交所发布信息披露新规定

        为了加强对创业板的监管,深交所日前发布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的公告格式》(简称《框架协议格式》),全面规范信息披露行为。

        《框架协议格式》强化了履约风险披露。协议履行的时间计划、合作规模或金额、双方的权利义务、分配方案和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尚未明确的,公司应当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协议生效条件或履行条件尚未明确的,公司应当进行特别提示。协议涉及新业务、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或其他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事项的,公司应当披露相关事项的可行性论证情况及目前所处的阶段等。

        从以往的披露情况来看,个别上市公司回避框架协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用类似宣传性的表述提高投资者预期,误导了投资者。因此《框架协议格式》要求在披露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时,应当明确说明对上市公司当年及以后年度业绩和经营的影响,并尽量具体化,从而明确投资者预期。

        框架协议具有不确定性较大、对协议各方无硬性约束等特征,为保护投资者知情权,《框架协议格式》要求说明三年披露的框架协议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无后续进展或进展未达预期的情况应当重点揭示。

        为防止个别公司通过披露框架协议追逐市场热点,《框架协议格式》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框架协议后,审慎判断相关事项的进展或重大变化,以临时报告的形式披露框架协议的重要进展,并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框架协议履行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上市公司基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等方式探索新领域的意愿不断增强。据统计,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年共披露415份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较2014年增长99%。未来,此类协议的披露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通过签订实施该类协议,有效地拓展了发展空间,较好地回报了投资者。但从披露情况来看,少数上市公司披露的框架协议公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公告内容迎合市场关注热点,片面影响公司股价;二是公告内容较为笼统宽泛,正面陈述多,风险提示少;三是部分公告无实质性内容,助长短线炒作。

        行业研究人员提醒广大投资者,少数框架协议缺少实质内容、无硬性约束,后续进展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投资风险,避免跟风炒作,做到理性投资。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20年中国股票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