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据媒体披露,讨论许久的债转股方案几经周折,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不过,相比上一轮债转股方案,多数
行业研究人员认为,如今上报的方案可能不会大规模推行,而是以试点方式展开。
债转股改革,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与持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企业杠杆率太高,高负债运营,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还本付息的支出,是债转股的直接原因。
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为解决银行和国有企业债务难题,中国实施了第一轮债转股改革。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不过此后一直未出台相关正式文件。
上一轮债转股更多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以解决国企债务。据报道,这次债转股方案与上一次大不相同,预计国务院会针对某类公司或者某个大型国企出台单独的政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宏观组原组长景学成也表示,市场化手段或将是这轮债转股的特点。
此前有报道称,这轮市场化债转股改革会从钢铁和煤炭企业开始。据估算,前十大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1%,前十大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约为65%。
银监会曾在《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处置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对主动去产能、流动资金有困难的钢铁和煤炭企业,鼓励银行业对其进行续贷、免息甚至取消债务等支持。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20年中国债券投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