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议息会议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神经,但当靴子落地后,股票市场却呈现了“出人意料”的平静,沪深股市也并未出现太大波澜。加息扰动暂时结束,投资者的目光从海外转向国内,在加息空窗期内,A股走强还需“自身硬”。
靴子落地A股反应平淡
9月12日,受海外市场影响,沪综指跳空低开,此后快速下跌,击穿年线位,也打破了连续数日的盘整平台。加息预期再次抬头将A股“吓出”了一个跳空缺口。此后大盘开始在3000点附近企稳震荡。9月议息的帷幕落下,但市场却未能迎来“翻身”大戏,整个市场的反应趋于平淡。
昨日沪综指小幅高开后,继续窄幅波动,幅度不足20点,尾盘收报3042.31点,上涨0.54%;深成指上涨0.74%,收报10662.21点,波动幅度不足70点;素来以弹性好着称的“中小创”表现同样平淡。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地产股早盘一度成为反弹“扛旗人”,成为近期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但由于资金无力跟进,随后又再度回落,权重股对于市场带动作用有限。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9月议息帷幕落下后,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难得的加息“空窗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将从海外转回国内,A股重新回到自己的运行节奏中。前几个交易日窄幅波动,成交低迷的“昏睡”行情显然并不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A股想要走强,还需“自身硬”。
一方面,潜在风险点减少后,A股的风险偏好需要抬升。昨日A股流动性出现小幅好转,沪市当日成交额升至1600亿元左右,沪深两市成交额升至4000亿元左右,但即便是这样的交投依然不足以达到活跃市场的要求。从历史经验来看,两市量能需要维持在6000亿元左右才能维系较好的热度。后市A股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流动性,增量资金入场的逻辑可能在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A股在“资产荒”中的配置价值被认可。
另一方面,需要有新的投资主线,强势领涨龙头出现。当前题材热点活跃度不高,且较为散乱,这使得资金缺乏着手点。每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反弹必然有一条自始至终的主线,市场需要的是强势龙头。从目前来看,四季度可能进入财政政策发力的阶段,PPP等相关概念可能会受到关注,这可能是资金布局的一个重要方向。
更多
金融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