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公募FOF指引出炉,超过10家公司将上报首批FOF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公募FOF或将在六个月内问世。
首批公募FOF即将诞生
目前已有超过10家基金公司的FOF业务打算申报首批产品,包括博时、华夏、前海开源、广发、诺德、泰达宏利、长盛和南方等。其他已成立资产配置部门、还处在找人阶段的公司更多。
FOF大概率将通过证监会的“普通程序”进行审核,产品在受理后,审核时间在6个月内。不过,在当前环境下,FOF需求旺盛,证监会或许会加速审批。
多角度挑选FOF
首批公募FOF诞生在即,由于没有历史业绩可考,如何挑选?
一是关注团队。目前,由于险资具有较多的公募基金投资经验,多家公募基金在组建FOF团队时,都从险资“挖角”,其中不乏在险资创下绝对收益业绩的团队。
二是关注风控能力。公募FOF投资能力更依赖团队而非明星基金经理。因为FOF是多元化多资产策略,所以风控能力很重要,此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售后能力,FOF应该把结果管理变成过程管理,及时和客户交流。
第三,关注管理人的策略本土化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海外引进的比较成熟的大类资产配置方法,在国内的应用就有比较大的挑战
万亿FOF瞄准两大“风口”
公募FOF将连续面临两个窗口期,一是委外投资,二是养老金投资。无论是对基金管理人还是投资人,FOF的推出都正当其时,未来将是万亿规模的大蛋糕。
多策略是委外主要投资要求,因此FOF/MOM成为委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相比于其他类型FOF产品,公募FOF在制度上保证了低风险,将是委外资金的重要管理人对象。
养老金投资则更是被大型公募基金公司被视为“囊中之物”。FOF形式的生命周期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是其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
更多
金融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