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芯片工作时可以快速读取数据获得大量图像,其数据量庞大、算法复杂,导致资源占用过多、成像效率低下问题。人类视觉系统工作时,光线投射到视网膜,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神经元积累电荷传递信息。模仿人类视觉系统开发的仿生视觉感知芯片,可以减少处理数据量、降低资源占用,提高视觉感知效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仿生视觉感知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仿生视觉感知芯片可以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无人驾驶、轨道交通、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无人机、安防监控等领域。例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近年来,搭载AI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热度高,其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中,视觉感知系统极为重要,其作用是感知物理世界,是实现人形机器人运动、交互等功能的基础,在人形机器人市场迅猛发展背景下,仿生视觉感知芯片拥有广阔市场空间。
全球仿生视觉感知芯片研发热情高。从我国来看,2023年10月,天津大学团队自主研发出“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实现了万帧以上的高速智能感知;2024年5月,清华大学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具有极低带宽和功耗需求,可实现高速、高精度、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
从我国仿生视觉感知芯片产业化生产与应用方面来看,北京锐思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融合仿生视觉方案“Hybrid Vision”,2021年10月,公司基于“Hybrid Vision”技术推出全球首款将传统图像传感器技术和仿生事件相机技术在同一像素内融合的芯片“ALPIX-Pilatus”;2025年2月,红旗天工05汽车上市,其搭载了红旗与卓驭科技、高通合作开发的行业首个量产落地的惯导仿生视觉端到端全场景方案。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智能家居、无人机、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智能解决方案要求不断提高,仿生视觉感知芯片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我国政策也在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发展。2024年8月,我国工信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将基于半导体Te的光电器件及仿生视觉感知芯片研究列入,提出仿昆虫视觉感知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