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DRBN-BEST)可消除电池系统短板效应 应用前景广阔

2025-09-04 17:50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DRBN-BEST)可消除电池系统短板效应 应用前景广阔

  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DRBN-BEST),是一种以能量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型储能技术,即借鉴互联网屏蔽终端差异性的思想,将电池固定串并联的连接方式转变为软件控制的动态重构连接,从根本上抑制环流、并消除电池系统短板效应问题。

  在“双碳”目标下,储能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多种储能形态中,电池储能系统(BESS)因其高能量密度、响应速度快、部署方式灵活等优势,以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在电力储能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电池储能系统通常由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两大部分组成。传统电池系统采用固定串并联结构,在该应用范式下,电池单体/模组的不一致性会产生电池系统短板效应,进而导致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用容量、运行寿命等性能衰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DRBN-BEST)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业界解决电池系统短板效应的手段包括追求电池单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电池网络的均衡设计等,但以上技术体系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的出现,为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一致性提供了新路径。

  作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长寿命等优势,此外其还可支持多种异构储能介质的数字化混用及退役动力电池的无损梯次利用。

  “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制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以上单位联合研制的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入选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此外清华大学与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通信基站用动态管控储能系统》(YD/T 6406-2025)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RBN)技术体系的行业标准。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是信息-能源前沿交叉领域变革性技术,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池系统短板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及系统已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在能源绿色转型及双碳背景下,其产业化进程将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