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标准物质是用于纳米尺度测量和校准的关键工具。纳米级标准物质可保证纳米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对外贸易、科研、医药等领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
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规定特性足够均匀且稳定的材料,已被确定其符合测量过程的预期用途。在时间角度上,标准物质具有保持特性量值的功能,在空间角度上,标准物质具有传递量值的功能。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其中一级标准物质通常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和授权生产。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纳米新材料、纳米生物医药、纳米加工等规模持续扩大,纳米级标准物质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工业园区是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根据苏州科技公众号数据显示,2023年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规模近2300亿,相关企业达1300家;2024年1-5月,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规模达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近10%。
欧美地区标准物质研制起步较早,在标准物质及纳米级标准物质上处于领先水平。Bangs Laboratories公司、Duke公司、美国标准化技术研究院(NIST)等国外企业提供的纳米级标准物质价格昂贵,且进口纳米级标准物质不利于国家利益和经贸发展,因此纳米级标准物质的自主研发与推广势在必行。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纳米级标准物质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纳米级标准物质获批数量达80多项,涉及角度、比表面积、粒径、栅格长度、薄膜厚度等物理特性,相关研发机构及企业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同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计量技术研究院、海岸鸿蒙等。
同济大学李同保院士、程鑫彬教授团队研制的二维硅纳米栅格标准物质、二维铬纳米栅格标准物质、一维硅纳米光栅标准物质已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二维铬纳米栅格标准物质是国内首次建立的纳米级角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可用于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超精密位移传感器多种参数的光栅干涉法校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纳米级标准物质可解决纳米制造、纳米医药等领域存在的测量难题,有利于纳米产业高质量,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JJF2060-2023)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于2023年12月30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部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的研制规范,为纳米级标准物质的规范研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