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不带电,但带有磁矩和1/2的自旋,在一个外磁场H中其自旋取向有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极化中子是指其自旋相对于空间中某个特定方向具有一个择优取向,通常是外磁场的方向。
极化中子技术是利用中子自旋与样品及磁场的相互作用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在半导体电子学、自旋电子学、磁性薄膜材料、新型磁存储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奇量子材料、核力相互作用等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极化中子技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极化中子可以用来观测材料内部复杂的微观磁性及其变化,目前已在核物理、粒子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一定应用。极化中子技术门槛较高,目前仅有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相关研究设备,我国极化中子技术研究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际市场上,极化中子相关研究机构包括欧洲散裂源中心(ESS)、法国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法国布里渊实验室(LLB)、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机构(J-PARC)等,我国极化中子相关研究单位及院校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极化中子实验技术是先进中子源自主建设、发展的关键实验技术之一,在国际先进中子源中已实现广泛推广。中子源是指能释放出中子的装置,一般分为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反应堆中子源三种类型。基于加速器的散裂中子源具有脉冲通量高、中子产额更高等优势,是国际公认的新一代中子源。
目前散裂中子源(CSNS)已建成我国首个极化中子实验平台,完成了极化中子全链条研发。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2018年8月(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二期工程建设正不断推进。极化中子技术具有前瞻性、重要性,目前散裂中子源已建和规划的20条谱仪中,超过半数规划具备极化中子功能。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极化中子技术为前沿材料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新的表征和探测手段,近年来,随着磁性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量子材料的发展,极化中子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先进研究堆(CARR)、绵阳研究堆(CMRR)、散裂中子源等科研设施及重点研发专项“基于氦三极化的先进极化中子技术研发”加持下,我国极化中子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