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剂是指能有效吸附一种或多种气体分子的制剂或装置的通称。吸气剂可以吸收电真空器件中的活性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提供或维持器件封离后所需的真空度,保证器件的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
吸气剂主要由活性元素、抗烧结元素两部分组成,其中活性元素决定着吸气剂的吸气能力,常见活性元素包括锆(Zr)、钛(Ti)、钒(V)等。吸气剂分为蒸散型吸气剂、非蒸散型吸气剂两大类,其中蒸散型吸气剂是通过加热蒸散后形成膜进行吸气,非蒸散型吸气剂不需要蒸发或升华,经过激活后,常温下即可与活性气体形成稳定化合物进行吸气。
根据制备工艺不同,非蒸散型吸气剂又分为压制型、多孔烧结型、薄膜型三大类型。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吸气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非蒸散型吸气剂薄膜具有吸气量大、激活温度低、空间占有率小、吸气速率高等优势,是电真空器件封装的优选材料。但非蒸散型吸气剂薄膜技术壁垒高,国际上仅有意大利赛斯SAES等少数公司掌握其制备技术。
吸气剂是红外探测器、陀螺仪、谐振器、振动微镜、加速度计等微机电系统(MEMS)获得真空环境的必备材料,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广泛应用,吸气剂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尤其是高性能吸气剂。微机电系统具有高精度、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航天航空等领域,2024年全球微机电系统市场规模超150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全球吸气剂主要生产国家之一,相关企业及研发机构包括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有研集团有研工研院、上海晶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东电子真空材料有限公司等。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我国高性能吸气剂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如上海晶维研制的高性能吸气材料是一种可抗冲击的梯度功能新结构吸气剂,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级别振动要求,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吸气剂是微机电系统获得真空环境的必备材料,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意大利SAES吸气剂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打破技术封锁,近年来,我国企业和机构进行了技术攻关,镐钴稀土非蒸散型吸气剂薄膜、高强度吸气剂等高性能吸气剂逐渐研制成功。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