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天猫国际上线为标志的2014年是中国跨境电商元年,那么2015年则是中国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初步洗牌的阶段。在传统外贸整体低迷、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跨境购销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同时,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也构建成型,市场开始进入盘整期,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跨境电商单个项目平均最低融资额高达5650万元,其中北京的平均最低融资额最高,达到2.8亿元。在项目分布领域结构中,广东、浙江、北京和上海占比最多,分别达到了28%、15%、14%和13%,总和占比达到了全国的七成。
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同时,消费者行为也在发生变化,PayPal和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psos联合发布的《第二届全球跨境贸易调查报告》中称,2015年,有35%的中国网购消费者有过海淘经历。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之所以2015年是跨境电商初步洗牌的阶段,是因为这一年分别建立了合理的商业模式、规范的商品流转和商品品类结构,并且证明了一部分模式的不合理性。
首先,跨境电商(这里主要指进口电商)基本确立了三大类别的商业模式:一是买手制,比如洋码头,海蜜;二是平台入驻型,比如天猫国际,京东国际;三是b2c自营,比如蜜芽,波罗蜜。除此以外,比如抓取数据的整合型卖场,单纯比价的搜索引擎型卖场,这些模式都已经逐步被市场证明没有竞争力。
其次,跨境电商的商品流转已经从2014年的直邮+转运为主,保税区为辅,逐步发展为了保税区为主,直邮为辅的模式。转运模式因为并不受国家的监管,消费者群众基础也并不非常扎实,所以发展力量正在日渐趋弱。
最后,跨境电商的商品品类结构,已经从2014年到2015年年初的单一品类爆款为主,逐步在向多品类,多爆款,甚至无爆款的阶段过渡。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越来越合理。
同时,整个行业的格局也更加清晰起来。体量和资金量相对巨大的平台包括聚美,唯品会,考拉;打造自己特色的平台以蜜芽,小红书,波罗蜜,贝贝网为代表;天猫国际,目前仍然在第三方入驻型跨境电商中独树一帜;洋码头,在买手型的跨境电商中已经一骑领先;达令,云猴,又是一类,是国内的行货普货与跨境电商的商品混卖的大卖场型电商。
但跨境电商行业仍然存在许多痛点。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一些进口电商渠道对海外货源的把控力相对较弱,由此发作的假货、仿货景象给全部进口电商职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而现在的世界物流环节还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与在国内的电商购物相比,跨境电商在购物体会环节还存在显着的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跨境电商职业或将面对新的结合,并出现具有独占竞赛优势的巨子。但高度同质化的竞赛也会敦促跨境电商形式发作裂变,有望出现百家争鸣之势。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毛利,把握竞争格局,认清自身优缺点,吸引人才加入,才能在万亿级的市场中立足。
更多
互联网研究报告请关注新思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