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需要按照《办法》规定完成实名验证,除此之外《办法》还对第三方支付的余额支付方式给予了最高20万/年的限额。
按照用户实名验证程度的不同,央行的本次《办法》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分别是图中的I类账户、II类账户、III类账户。其中,I类额度1000元/终身,绑定一张银行卡就够了;II类额度10万/年,需上传身份证,或再绑定一张不同的银行卡即可;III类额度20万/年。
在功能上,II类、III类账户可使用余额转账、提现、消费、投资理财功能,个人所有账户通过余额支付共享此额度,提现不受此额度限制,而I类账户不能使用投资理财功能。
该政策的正式落地让网友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一些经常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进行购物、还款、缴纳水电煤气费的用户纷纷感叹额度不够用,但受挫最大的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行业研究人士看来,央行支付新规是对第三方支付监管收紧,仅仅定位其为小额支付,限制其大的支付野心。
尽管第三方支付最初的定位是个人客户,业务定位也主要是小额支付。但很显然,支付机构的勃勃野心是为P2P构建一个托管账户系统,大量投资人的钱进入到这个托管账户,募集满了以后,第三方支付按照P2P公司的指令把资金打入到指定的借款方公司里去。
但是,有了《管理办法》之后,个人的虚拟账户一年的累计投资额度最多不能超过20万,资金募集完毕以后,需要直接打款到银行,银行再根据相应的监管或者托管协议,把资金发放到具体借款人的账户里。
大额交易或者高净值投资者,只能选择商业银行作为支付通道,降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触碰资金的可能性,能够让P2P的流程在理论上更为规范。
在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支付带上“紧箍咒”之时,长期以来备受打压的商业银行迎来了反击机会,日前,多个银行正在积极布局,试图在移动支付领域收回失地。
工行本周在2016世界移动大会上展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该产品向行内外及境外客户同时开放,覆盖线上线下和O2O全消费场景。客户只需持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依托已有银行卡提前注册并登录工商银行融e联等App,身份信息验证无误后即可开通二维码支付,在支付过程中无需输入手机号、银行卡账户、验证码等信息。
除了工行外,建行新版个人手机银行推出指纹登录与支付功能;民生银行与出门问问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当卡刷的智能手表”。此外,各家银行与Apple Pay、Samsung Pay等手机厂商的支付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不过,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支付宝、微信支付依然牢牢占据主力地位。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的手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App常用功能基本趋同,比如生活缴费、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买电影票等,在同样的业务下,客户会选择最为熟悉的渠道进行办理。况且,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支付外,还搭载了社交功能,用户黏性、使用频率都让银行望尘莫及。
支付宝、微信支付无法撼动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地位,银行也难以取代支付机构在小型、微商方面的覆盖程度,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是多元化、差异化的存在。因此,银行应该放在用户体验上,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年第三方支付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