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聚焦 >

已经错过PC互联网的台湾如何抓住移动风口

2017-07-13 22:38      责任编辑:方晓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已经错过PC互联网的台湾如何抓住移动风口

  从北京飞台北,只要3个小时约2000公里的距离。但在如此之近的距离背后,两岸却呈现着的是千差万别的互联网生态——曾经在站在PC时代“风口”上的台湾IT从业者,却在移动互联网跑慢了。“台湾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时代,怎么透过更多的连结和资源整合抓住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尾巴?”虽然大家都喜欢台湾,但是台湾的互联网发展氛围显得太过悠闲,创业速度慢,没北上广一样热火朝天的创业氛围。
 
  在7月10日,在一场关于“两岸移动互联网峰会”现场,两岸从业者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台湾企业失掉创新力了吗?“台湾不缺人才只缺舞台,需要舞台历练成长。”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在接受包括我在内的媒体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特殊的互联网生态之下,两岸已经开始寻找“连结”的机会:联动台湾人才资源与大陆强大的管道资源;吸收前沿的美国技术与输出崛起的中国模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浪潮下,意味着其必须通过资源运作跨越地域和文化,运用一体化杠杆来实现裂变式的扩张。

  台湾互联网怎么了?

  曾有业内人士把台湾比作互联网创业的荒漠。在硬件时代,这里曾诞生了如宏碁、华硕、联发科、富士康等影响世界的硬件厂商与代工厂,但到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台湾几乎没有诞生有巨大影响力的本土公司,出现明显断层。

  “在美国谈惠普、戴尔等硬件公司的时候,台湾在谈鸿海、台积电,在美国进如谷歌、Facebook时代,台湾还是再谈那几家公司。”用创新工场李开复的话说,台湾的IT企业连番错过了软件革命、网络革命、移动革命,“病了”。 

  “其实台湾的创业精神还是在的。”施振荣对我说,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大企业还没有足够互联网化,都是硬件思维,“它的行为惯性、思维惯性都是以看得见的硬件为主。”

  举个例子说,在台湾招聘面试员工发现,几乎每一个来面试的人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免费的网站怎么挣钱?但在大陆,免费的模式深入人心,已经没有人问了。他认为,这背后或许与台湾强大的电子信息工业体系有关,导致年轻人思考模式成了“上来就得挣钱,从利益点出发。”

  而谈到台湾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受限于台湾本地市场太小,另一方面在于,从前硬件产业是DayOne,第一天就国际化了,但到了互联网时代怎么样,年轻创业者有没有在第一天就考虑国际化。“ 如果把眼光放在台湾,你的价值是1 ,如果放在全球,就是100倍的价值。”

  以我们目前火热的O2O为例,施振荣称, “在台湾很难普及,因为你投资很大,但是市场那么小,没有建立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意模式,做不起来。当然有订餐的,但是就是没有经济效益。”

  “根本来说还是环境不一样。”傅盛则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天你在北京中关村或者CBD的随便一家咖啡馆,几乎就能听到不少人讲怎么创业、讲梦想,但到了今天在台北的咖啡厅可能就是音乐不错,很难听到,缺少氛围和投资环境。”

  此前李开复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称,中国大陆市场巨大,创业者的成功欲望强,有狼性;大陆的环境比较适合“迭代式”的创新创业,即“先把一个小产品丢出去,然后迭代性的更新”;而台湾的创业者虽也有杰作,从蕃薯藤到PChome,但可惜的是,台湾的新创公司都只看台湾市场,“创投环境也不佳,没有回报也就不想投资,如此恶性循环。”

  如何站在移动“风口”

  台湾虽然仅有2300多万人,但对大陆互联网来说意义非凡。在我们眼里,台湾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桥头堡。我们认为,如果去美国建立全球化团队,但发现文化有隔阂,团队融合需要很长时间;而台湾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在语言技能、人文底蕴、文化习惯上都更深地融入了全球互联网,可以作为内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跳板,是中国互联网的桥头堡。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台湾团队招募多语种人才,建立国际化的营销中心。

  了解更多互联网发展详情,新思界为您提供:“十三五”期间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