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聚焦 >

“无人超市”带来消费升级 但不应只做大型售卖机

2017-07-24 14:58      责任编辑:方晓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无人超市”带来消费升级 但不应只做大型售卖机

  近年来,新零售概念一出,立刻风靡业界,各类零售创新业态不断出现,当下的无人店即是一例。虽然还没遍地开花,但近日“无人超市”却成为了各大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包括苏宁、阿里巴巴在内的许多零售业和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试水。

  有光鲜的噱头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走得长远,无人店要想人气旺,最终是看能否将现在的特色转化为恒久的优势,能否留住回头客,形成购买向心力但是结果尚不理想。上海首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因室温过高、收银系统频频出错等问题,在开业仅仅一个月后,就传来了撤空停运的消息;北京的一家无人超市,更是在试营短短一天后,就恢复了“有人”状态营业。

  “无人超市”,超级贩卖机?

  虽然“无人”是由“自助”进一步发展得来的,但不要把“无人超市”看成是一个大型的超级贩卖机。“自助”和“无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后者的商业思维显得更加彻底决裂。与无人驾驶、无人酒店等其他“无人”领域一样,无人店俨然也是一个大风口,叫声够响,吸睛够多。插上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高科技的翅膀,无人店解决了不少传统商超与便利店的购物痛点:24小时营业填满夜食一族的胃腹空虚;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交易模式让排长队结账烦恼大大降低;没有导购员的絮叨,落得耳根子清净……这些都很爽。但是如何最大化的砍掉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互动感,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是必然的选择。如果说自助售货机只是一种微型的创新,那么“无人超市”则是移动消费和支付的集大成者。它要求物联网和互联网紧密关联,真正打通销售和消费之间的屏障。

  马云谈到无人超市表示,阿里巴巴并不是要自己真正把这个东西推向社会,更不是要让所有的商店都没有人,而是要给业界一个信号,一些灵感,一些震撼,一些思考,无人零售店会让中国所有零售行业去反思和思考你可以做得多好。阿里巴巴今天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让这些新生事物唤起零售行业的惊醒。

  “无人”的代价

  但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超市”,还存在许多问题。新事物成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磕绊,无人店要卖得好,还有不少坎,否则充其量是扩容版的自动贩卖机,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对于一种新零售业态而言,卖得好不仅有经济效益上的考量,更要看能否将现在的特色转化为恒久的优势,能否留住回头客,形成购买向心力,引领未来流行的消费趋势。

  高企的技术成本是目前无人店绕不过去的坎。首先是人力成本:砍掉收银员、服务员、导购员等人力成本,是无人店眼下最具优势之处。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无人售卖店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缤果盒子”通过“无人超市”让商品单价比普通门店低了20%—30%,但随之也会增加系统维护员、应急处理员等新的人力成本,两相抵消,实际上无人店的人力成本优势并不那么突出。再看技术投入,无人店运用的是高科技手段,前期的技术研发运营投入肯定不菲,单是支撑无人店智能运行这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淘咖啡”为例,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等,整个系统设计和维护成本都是一次性固定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这些成本必然会传导到商品价格上。说到底,无人店目前可能还只是新科技的试练场,如果未来不能实现技术的普惠化推广、规模化复制,这笔亏本买卖早晚干不下去。

  “风”何时起

  “无人超市”要想真正取代传统的零售业模式,就必须在现有的模式基础上,做到比“有人”更好。那么做到比“有人”更好需要些什么?对消费者的实惠又在哪里?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无人”呢?

  短期来看,“无人超市”很难取代传统的零售经营模式,但是智能化超市是一种零售业的必然趋势。现在它可以通过满足人们的一些猎奇心理,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要真想完全取代传统的零售模式,还需要紧跟科技的快速发展,研究出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模式。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无人超市”不能以炒作为初衷,而是以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目标,市场会给这类创新事物留出容错、成长的空间。归根到底,商业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以质量为保障。否则,再大的风口也是空穴来风,再火的场景也是虚火高烧。大家还要寄托未来,通过不断改进与发展让无人便利店能够服务于城市社区信息的连接,使之更加智能化、智慧化,有力地推动消费升级,创造出全新的业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