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共享年”,作为共享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共享单车一直备受瞩目。一张手机截屏24个共享单车APP的图片蹿红网络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共享单车市场激烈的竞争。
今年6月,随着悟空单车以及3Vbike的停运声明,共享单车竞争越发严峻,8月,町町单车的跑路让更多人嗅到危机,而今,小鸣单车被曝出公司大量员工被裁,小蓝的倒闭宣告共享单车第二三梯队成员几乎全军覆灭。
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企业加快市场扩张以及融资的步伐,ofo依靠阿里领投的7亿美元,摩拜依托腾讯领投的6亿美元融资,成功跻身于第一梯队,两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尽管发展迅猛,但ofo和摩拜并未盈利。两家企业都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在海内外拓展业务消耗了大量资金,单凭租金一项就可以实现盈利。
并且在行业竞争者纷纷出局、监管入场、企业市场份额增长触顶的情况下,原先激烈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共享单车即将进入缓慢的增长期,企业的运营数据难以快速增长,市场用户、资本都将冷静下来。所以接下来摩拜和ofo仍需寻求改变,寻求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日前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摩拜和ofo正在“出手”电单车市场。
此前虽然一直有传言称,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电单车必定是风口,但受限于技术、环境、资本、政策等原因,市场上依然是共享单车的天下,很多共享电单车企业都已经倒在了摸索的道路上,而剩下的这些企业,大多只能艰难求生。
然而,日前摩拜单车在浙江绍兴低调上线一批“能量车”,采用电力驱动,主打3-10公里出行市场。据悉,摩拜此次上线的能量车采用移动电源供电,用户可以用一块可插拔、可单独给手机充电的能量芯来驱动单车,其容量和普通充电宝类似,但却可以支持驱动人和单车行驶8到10公里。
并且早在今年6月底,ofo就曝光了其电动助力车的样车。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分析称,共享电单车得以出现,一方面在于电动自行车行业产能过剩,企业亟待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摩拜ofo等一众企业积极寻求创新,在先进生产力推动下的加速变革。
不过与共享单车相比,电单车市场壁垒更高,技术、数据及运营能力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首先,人们最担心的超速、不安全问题;其次,乱停乱放问题;最后,电池污染问题。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共享单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无非要满足:1、铺设足够密度的电单车,满足大多数用户“用即有”的基本点;2、价格方面可以比共享单车贵一点,但不能差太多;3、用户体验好,取车还车便捷。
据新思界调查显示,目前市面上共享电单车充电的解决方案有三种:1、建立充电池管理团队、专人负责;2、渠道方合作或设立充电点,为用户提供充电场景;3、鼓励用户回家充电,给予奖励。
新思界预测2017年将是共享电单车发力之年,当前虽面临技术、运营能力、政府监管及盈利模糊等问题,但不难看出整个行业存在许许多多想象力,摩拜和ofo的入局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